李怀:社会力量应成为推动医养结合发展的主力军

12.03.2016  16:51

  新华网石家庄3月12日电(魏会博)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养老服务需求在迅速增加。医养结合作为传统养老模式的“升级版”,受到社会的关注,也得到国家的鼓励。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开展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推进多种形式的医养结合。

  近年来,随着对医养结合模式的不断探索,一些医养结合机构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两会期间,就如何推动医养结合的快速发展,全国人大代表、燕达集团董事长李怀接受了新华网的专访。

   把医养结合服务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新华网: 作为医养结合的实践者,您如何看待我国医养结合的现状?

  李怀: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医养结合和健康养老作为“健康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将推进多种形式的医养结合。应该说,从国家,到燕达所在的河北省、廊坊市,都非常重视医养结合的发展。

  但是,从目前来看,我国医疗与养老结合的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远远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有数据显示,我国各类养老机构达4万多家,但真正具备医疗服务能力的不到20%。绝大部分老人都是在家养老,并不住在养老机构里,他们能得到的医养结合服务少之又少。

   新华网: 医疗和养老原来是属于两个系统,融合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您认为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

  李怀: 我认为首先要调整相关政策,其中以医保政策最为迫切。老人在医院住院所产生的费用可以报销,而在医养结合机构中接受的护理、康复服务无法享受医保报销政策,所以,很多老人放弃入住医养结合机构,而选择长期住在医院,这也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可以说,医保政策瓶颈一旦打开了,医养结合的发展必将全面提速。

  还有一方面是医养规划衔接程度不高。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未能有效衔接,养护型、医护型养老机构建设不足,护理床位比例偏低,养老机构内设医疗设施功能不完善、服务能力欠缺。

   新华网: 那么该如何破除障碍,促进医养结合的快速发展?

   李怀: 还是要尽快完善医保报销制度。医养结合事业涉及民政、卫生、社保等部门,分而治之的格局导致医疗与养老资源在管理层面上的割裂。因此,当务之急是尽快完善顶层设计,彻底打破医养分割的体制壁垒。

  同时,各地应加快落实医养结合相关政策。2015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对于养老机构设置的医疗机构,符合条件的可按规定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

  此外,还应该建立起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将长期照护服务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减轻患者负担。

   建立职业发展体系破解人才困局

   新华网: 国家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您认为应该怎样更好地发挥市场在医养结合中的作用?

   李怀: 我认为,政府引导、市场驱动是医养结合健康发展的基础,社会力量应该成为推动医养结合发展的主力军。因此,我们应当建立和完善公平竞争机制,保障民营医养机构与公立医养机构享受同等待遇,比如在科研、课题申报、奖补资金等各个方面都能享受到相同的优惠政策。

   新华网: 刚才您提到了医养结合的发展遭遇人才难题,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您有哪些思考?

   李怀: 医疗养老服务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服务,需要具有护理背景的专业人员。调查显示,缺乏高素质、专业化的护理团队是医养结合机构普遍面临的难题。

  要解决这一问题,我认为应该尽快实行养老护理员职业准入制度,建立养老服务人员职业发展体系。具体来说,国家可以在高校设置“养老管理专业”,培养高级管理人才;在高职、中职院校设置养老服务、养老护理等实用技术专业,培养中、高级实用技术人才;地方可以定期举办养老服务管理人员培训班,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培训一批养老机构服务管理人员;相关部门可以通过设立培训基地、落实培训补贴,进一步推动养老护理员培训常态化、制度化。

  另外,还应该出台政策让养老机构的医疗护理人员与医疗机构人员享受同等职称待遇,并在继续教育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总的来说,就是要有专业人才,还能留得住。

   燕达模式助力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

   新华网: 近年来,燕达集团大力发展医养结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请您介绍一下具体的模式?

   李怀: 燕达国际健康城包括医院、养护中心、医学研究院、医护培训学院、国际会议中心、国际医学院等六大机构,他们相互支撑、相互依托。目前,燕达医院设置床位五千张,养老中心设置床位一万张。

  燕达医院和养护中心共同为入住老人提供全天候的医疗健康服务,包括专业救治、体检、健康讲座等,真正形成了集养老、医疗、康复、社会活动于一体的全新养老模式,为人们提供了科学、完善、集医护养为一体的健康保障系统。

   新华网: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燕达如何发挥区位优势,助力京冀两地医养结合的协同发展?

   李怀: 燕达国际健康城与北京市行政副中心一河之隔,距北京市中心仅三十公里,是京冀医保对接的先行试点。近两年,燕达医院先后与北京朝阳医院、天坛医院、北京中医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等优质医疗资源深度融合,使得河北燕达医院与北京各三甲医院实现了同质化的医疗服务,为养护中心提供了强有力的医疗保障。目前燕达养护中心入住率达到95%左右,其中98%的为北京户籍老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京医养结合机构紧张的现状。

  在专业化人才培养方面,燕达集团正在筹建燕达医学院,将形成以燕达医学院、燕达研究院、燕达医护培训学院为基地,全面推进医学科研及医学教育的大格局,为京津冀医疗一体化的发展及京津冀区域的地方性医疗养护,提供技术和人才的强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