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疼,就选水中分娩?

26.08.2014  12:56

  最近,一则新闻正在网上热传:一位34周的孕妇,头胎是剖宫产,二胎由于间隔时间不足两年,导致子宫切口全段裂开,情况很危险。选择剖宫产,风险大,选择自然分娩,又怕疼。要知道,在医学疼痛指数上,分娩时的疼痛仅次于烧灼伤痛,排在第二位。生宝宝,究竟选择哪一种分娩方式,一直让不少孕妈烦心。

  还记不记得去年红极一时的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电影中,海清在美国生孩子,有一场水中分娩的戏,令人惊艳称奇。据说,水中分娩这种方式可以将产痛降至最低。这种方式早已在国际上流行,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宝宝通过水中分娩顺利诞生。

  水中分娩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到底安全不安全,靠不靠谱呢?我们特别邀请了拥有丰富国际助产临床经验的国际高级助产师苏珊·M·瑞安女士,让她来为准妈妈们科普一下。

   专家

    苏珊·M·瑞安

    Suzanne M. Ryan

  国际高级助产师、曾在美国多家妇女保健医疗机构、重症监护病房担任妇产健康全面看护,拥有丰富的国际助产临床经验和国际助产管理、教学经验。

   水中分娩,流行已久

  水中分娩,顾名思义就是在水中把宝宝生出来。乍一听好像有些不可思议,但其实这是一种在国外已广泛应用的自然分娩方式。国际高级助产师苏珊·M·瑞安解释说:“在水中分娩过程中,产妇完全是借助水的浮力来生产,不需要麻药和止痛针就可以减轻阵痛,还可以降低产妇会阴撕裂伤程度,缩短产程,缓解重力对胎儿的影响,加快产后恢复。”

  资料显示,早在1803年法国就出生了第一个水中婴儿。当时,一位疲惫的准妈妈想进入热水浴缸放松一下,结果把婴儿安全地生在水中。后来,这种方式被医生逐渐研究和推广,也慢慢被一些产妇接受和喜爱。这些通过水中分娩产下的婴儿被昵称为“海豚宝宝”。

  2003年3月,一名产妇在上海长宁区妇婴保健院成功进行了水中分娩,从而成为中国第一例在水中分娩的产妇,开创了中国水中分娩的先河。之后,我国其他城市也先后引入了水中分娩项目。

  水中分娩一般在特殊产房进行,在一只形似按摩浴缸的“分娩水池”内,待产孕妈咪泡在经过特殊处理的温水中,水温保持在36℃-37℃,环境温度为26℃。在助产师的指导下,合理换气、放松……慢慢地,一个小生命就顺利降临人世。水中分娩是顺产的一种形式。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剖宫产率不超过15%,但目前中国的统计数据已超过50%,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如今,包括苏珊在内的产科专家们之所以在临床和教学上推广水中分娩,就是为了降低剖宫率,让孕妈们更轻松地接受顺产。

   水中分娩,有效减痛

  “完全无痛分娩是不现实的,而且国际上最忌讳的就是在产程中进行药物干预,同时也不建议没有必要的剖宫产。而在顺产方式中,水中分娩的减痛效果是最明显的。”苏珊介绍说,“美国妇女都会生好几个孩子,水中分娩在美国受欢迎,最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可以有效减痛,而且根据临床统计,并不会增加感染的几率。”

  泡在温水里,孕妈们身心会处于一种比较镇静和舒缓的状态,体内产生的引起血压升高、产程延长的应激激素分泌也会相应减少,同时体内会产生相应的激素减缓分娩时的阵痛;水的浮力还会让人肌肉松弛,可以把更多的能量用于子宫收缩,降低分娩疼痛并可加速产程,缩短生产时间。水中分娩的止痛效果目前已被广泛认同,也经过了实践的检验。

  许多孕妈一进入水中就会特别迅速地进入分娩状态。躺在水里时,因为浮力和水的包围,她们不需要助产师的帮忙,就能自己找到舒服的姿势进行生产。而水中分娩的平均生产时间大约在半个小时。(王雪)

编辑: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