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账单温暖你我

20.01.2016  19:30

  增加教育、社保、医疗等民生领域支出,减少“三公”经费和会议费等行政成本的支出,在《关于哈尔滨市2015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预算(草案)的报告》中,政府财政支出的“一增一减”,透出政府的有所为与有所不为,显示了政府的责任与担当,开源节流,将钱用在产业发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与改善民生上。

  2015年,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加之国家实施一系列结构性减税政策,部分行政性收费取消或停止征收,使得财政收入增长受到较大影响。面对困难和挑战,全市各级财税部门通力配合,积极应对,科学管理挖潜能,深化改革增动力,确保了财政预算有力执行。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继续稳定在400亿元以上,从增幅看,虽比上年下降3.7%,低于年初预期目标6.7个百分点,但仍高于全省平均增幅6.7个百分点,为全省财政收入组织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首次突破800亿元大关,达到824.8亿元,是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2倍,为全市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提供了有力支撑。

  全力支持产业发展

  加大对重点产业园区建设投入。专项资金由6亿元增加到8亿元,对16个重点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给予补助,增强了园区集聚能力。

  大力支持招商引资。投入资金5190万元,用于产业招商,全市共签约产业项目525个,协议引资额3892亿元。多方筹措投入资金9亿元,全力促进哈飞福特汽车、华南城等产业项目建设,为全市产业改造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

  引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集中投入资金8.8亿元,重点用于创业培训、科技研发等,为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

  支持深化对外经贸合作。投入资金1.1亿元,对哈欧班列项目建设运营、对俄航空货运航线等给予补贴,成功打造了对外商贸大通道。投入资金6700万元,支持举办“冰雪节”和“迷人的哈尔滨之夏”系列文化旅游活动。

  支持发展现代农业。投入资金7.5亿元,用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现代农业园区等建设,提升农业经济的质量和效益。

  支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目标,通过财政补助、争取省转贷资金和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等方式筹集投入资金80多亿元,统筹用于机场扩建、涉铁项目、路桥管网和综合保税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保障了哈佳、哈牡铁路建设顺利推进,哈站综合改造、机场改扩建、地铁续建工程如期启动,哈尔滨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建成投用,城市载体功能得到显著提升。

  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立足于老有所保、劳有所得。连续第11年提高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全面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改革。

  立足于人尽其才、扩大就业。投入资金5.4亿元,重点用于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

  立足于住有所居、弱有所助。投入资金32.6亿元,推进城市棚户区和农村泥草房改造,回购公租房2466套,维修老旧住宅734万平方米,并对8000多户经济困难家庭给予住房租赁补贴;投入资金2亿元,将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550元和每人每年3500元,并给予供暖补贴和节日补助。

  立足于学有所教、病有所医。投入资金16亿元,新建改造中小学校36所,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园区建设;投入资金3.4亿元,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提升医疗机构救治能力。

  立足于繁荣文化、丰富生活。投入资金1.4亿元,改善34个文化中心、228个社区文化活动室及30个农村文化广场及文化室硬件条件,保证哈尔滨大剧院、哈尔滨音乐厅等新建文化场馆如期投入使用,满足了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2016年钱往哪儿花

  让百姓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支持实施扶贫攻坚。扎实推进精准扶贫。

  支持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为群众创造更多更公平的就业机会。

  支持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切实保障中小学校舍危房改造、标准化学校建设和职业教育园区建设顺利实施。

  支持改善居民住房条件。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合理提供公共租赁住房,解决经济困难家庭住房问题。

  支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五类保险基金管理,进一步提高保险待遇。

  支持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统筹落实资金,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启动市体育中心建设,对哈夏音乐会等文化惠民活动给予补助。

  支持建设宜居美好家园。按照偿债、维护、建设的顺序,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科学合理安排资金,有序推进城市源网和涉铁项目建设,加快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扎实推进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植树造林、大气江河污染防治等工作,对60—69周岁老年人乘坐公交车实行半价优惠,将公交车乘车优惠政策实施范围扩大到全部市辖区,努力让全市人民生活得更方便、更舒适。

  支持创新和加强社会治理。妥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发挥引导作用促进经济稳增长

  支持哈尔滨新区建设。结合中蒙俄经济走廊“龙江丝路带”建设总体规划和哈尔滨新区“一带一核三组团”的发展格局,积极争取国家、省政策和资金支持,完善地方财政配套措施,探索建立产业园区发展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机制,对特色鲜明、高效集约的产业园区予以重点投入、优先扶持,全力推进新区开发建设和招商引资,进一步增强新区对我市经济稳增长和扩大对俄经贸合作的牵动力。

  支持发展工业经济。结合国家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投入方向,加大对食品、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和新材料、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发展支持力度,为全市经济提速增效提供有力支撑。

  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结合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建设,统筹上级补助和本级投入,全面落实国家、省、市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一揽子政策措施,积极鼓励发展小微企业,大力培育各类创新主体,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为全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能和活力。

  支持现代农业建设。结合国家“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加强涉农资金整合管理,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推进农业生产机械化、科技化、水利化、信息化进程,不断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质量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