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土地权利咋保障(增强财产安全感③)

19.12.2016  21:06

宅地使用权续期问题将纳入国家法律安排。人民视觉

研究住宅建设用地等土地使用权的法律安排,完善土地、房屋等财产征收征用法律制度,落实承包地、宅基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用益物权……日前发布的《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多处提及房屋、土地等事关千家万户利益的内容,引起广泛关注。

稳定公民财产长久受保护的预期,缓解财富安全焦虑

今年30岁的张华,在北京一家事业单位工作。年初在双方父母的支持下,和妻子购置了一套小户型的二手房。终于当上业主的高兴劲儿还没过,看到温州住宅建设用地土地使用权到期的新闻,想想自己若干年后也会面对同样的问题,张华又焦虑起来。

和张华有同样焦虑的人不在少数。

虽然物权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自动续期”。但由于缺少全国统一的权威解释,土地使用权期满后如何续期,一直是法律上的一个“模糊点”,也是众多房产持有者关注的焦点。

时下,房产已经成为大多数家庭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家庭财富增值的重要来源,对于中等收入群体而言更是如此。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是释放消费潜力、扩大内需、建设“橄榄型”社会的重要基础。

但我国的现实情况是,由于产权制度安排不尽合理,城乡居民获得财产性收入的渠道并不十分畅通,财产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偏低。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临界点,人民群众对产权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亟须对产权保护做出法治化安排。

此次《意见》明确提出健全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各项制度,这不仅对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将产生积极影响,也将缓解人们对于财产安全的焦虑,增强财富安全感。

就住宅建设用地土地使用期问题而言,《意见》提出“研究住宅建设用地等土地使用权到期后续期的法律安排”。

迟福林认为,“这实质是承认并尊重房产已经成为城镇居民重要财产权的现实,也就意味着对于土地使用权到期后的处理,要拿出妥善的办法。

多位法学专家也表示,尽管《意见》没有就续期问题出台具体的内容,但指明了要向有利于财产保护的方向进行法律制度设计,有助于推动形成全社会对公民财产长久受保护的良好和稳定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