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市提振稻价 增收仍需政策到位

12.08.2015  13:29

   

  8月4日,在湖南省株洲县渌口国家粮食储备库,工作人员正在收购夏粮。今年,该县早籼稻种植面积24.67万亩,预计总产量10.8万吨,比去年增产5000吨。                        李超摄 

   编者按: 7月28日起,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省四省陆续启动了2015年早籼稻托市收购,缓解了市场收购价格初期的短暂压力,政策托市效应逐渐显现。但受制于仓储条件、农时安排等,江西一些农户、种粮大户、合作社等被迫在托市政策启动前以低价出售稻谷;在湖南部分地区,托市启动过于迟缓,影响农民售粮。专家提出,在政策性储备需求已成为早籼稻的重要出口的背景下,国家应当完善和改革粮食市场调控政策,促进稳粮增收。 

  

  

  江西:缺仓储条件丰产早稻难难享好价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盼国家支持自建仓储设施  

  7月28日起,江西启动了2015年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记者采访发现,与往年类似,由于受困于缺乏仓储条件、低价进口大米冲击,很多忙着“双抢”的农户等不及托市收购启动,就以低于托市价的价格将稻谷出售给私人收购企业和粮贩子。

   早稻总产有望达历史第三高产年  

  5月份以来,江西省频繁出现大范围的强降水天气,对早稻生产造成影响。但因为全面落实了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推进高产创建和绿色增产攻关,及时采取措施抗灾减灾,确保实现稳产增产,农民早稻生产丰收在望。

  7月13日开始,江西省早稻全面进入了收割期。据省农业厅预计,全省早稻总产将达到162.02亿斤,比近5年平均增加4.45亿斤,总产有望达历史第三高产年,占全国早稻产量的四分之一。

  “产量没有下降,比去年还有一些升高。”鄱阳县乐丰镇十字河村种粮大户高彩霞告诉记者,今年共收了500多万斤的早稻,比去年多收30多万斤。

    缺乏仓储条件,农户被迫低价卖粮  

  “我们公司已经收购晒干的早稻2000多吨,收购价就是按照去年的1.35元/斤,收的都是年初就与我们签订合同的几个合作社和种粮大户的粮食。”鄱阳县盛态粮食实业有限公司营运总监何满江告诉记者。

  然而,高彩霞却没能卖出这个价钱。7月8日,高彩霞就开始收割早稻了。稻子从田里一收割上来,粮贩子高军民就开始过磅称重,一车车湿稻谷就进了他公司的仓库。

  在江西产粮大县鄱阳县,和高彩霞一样无奈的还有很多合作社和种粮大户。今年托市收购还没有开始,大部分农户早稻已经收割得差不多了,要赶紧卖出去回笼资金,用来准备抢种晚稻。

  “这么大量的稻谷哗啦啦收割下来,囤起来也不行啊,咱们自己没有仓库,也没有烘干机,容易发芽、发霉烂在手里的。虽然便宜一些,但能趁早多卖一斤是一斤。”三庙前乡青泥村丰庆水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正卫告诉记者,今年早稻比去年丰收,合作社的稻谷量有800多万公斤,但收入却没增加多少。“晒干的1.24~1.26元/斤,没晒的一斤9毛左右。”吴正卫说,尽管知道托市价更高一些,但是“不卖不行”。

  据了解,如果当地私人粮食收购企业以1.24~1.26元/斤的市场价收购,散户农民基本还能赚钱,而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由于人工费、土地流转费等成本费用的上升,赚得很少,甚至赔钱。

   如果能储藏,还能多赚点  

  不少种粮大户表示,如果自己有仓库,把稻谷烘干或者晒干后储藏起来,等到合适的市场价或者国家托市收购时再卖,可以不亏本或者多赚一点。

  据了解,种植大户购买烘干机,国家按照烘干机处理稻谷的吨位,以4500元/吨的标准进行补贴。而建粮仓目前是没有补贴的,建一个带烘干设备的粮食仓库,投资大约需要200~300万元。

  “建带烘干设备的粮食仓库需要的投资太大了,我们根本投不起。”吴正卫说,一些大企业能建很多仓库,把农民的粮食以市场价收购,待晒干、烘干后储藏,或者加工成产品出售,或者等托市收购开始后卖给国家粮库,从中赚取差价。

  江西启动早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规定,不准压级压价、抬级抬价收购,不准给农民打白条或将收购资金挪作他用等。“我们也希望国家能尽早出台有关政策,帮助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建起带有烘干设备的粮食仓库,以解决我们烘干储藏粮食的问题,不至于种粮有好收成,而卖粮就只能听天由命。”吴正卫说,还希望国家能提早进行托市收购,最好在7月初,与农民出售早稻时间同步,不至于因为时间差而导致粮农难以更多地享受到好政策。 (本报记者 陈涛)

  

  

  湖南:局地托市收购滞后种粮大户售粮不畅 

   粮食收储部门对大户将采取预约上门收购  

    “今年我们早稻收得早,收了60万斤谷,但想尽办法现在还有10多万斤没卖!”8月7日,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种粮大户邓兴平向记者道出了他的“喜忧”。邓兴平所“”的销售不畅、价格不高同样令不少种粮大户困扰。 

  7月28日,湖南在全省范围内启动早稻托市收购。记者从中储粮湖南分公司解到,环洞庭湖区域大都在7月28日启动了托市收购,而山区特别是邵阳等地部分县(市)由于收储库点清杂、质检设备迟迟没有到位,有些地方延迟10余天还未启动托市收购。

   早稻单产、总产均提高,种粮大户成“扩面”主力  

  在早稻生产2013、2014年面临减产的背景下,素来喜种籼稻的粮农终于在今年迎来了早稻丰收。湖南省农业委粮油处处长周志魁告诉记者:“今年湖南早稻单产平均增加5公斤,总产提高了1亿斤,早稻丰收已成定局。

  在湖南,一般来说湖区丰收易,山区增粮难。在典型的山区县隆回县,该县农业局局长吴厚宾说,今年早稻种植面积比上年增加近1万亩,都是籼稻,全县早稻较往年平均亩产增加20公斤左右,共增收120万公斤。

  2015年缘何稳粮增产?隆回县农业局副局长陈立湘认为,除了统防统治专项补贴促进粮食减损增产、对双季稻区实行测土配方施肥以及实行秸秆还田之外,“种粮项目制”激励农民扩大种植面积功不可没。据介绍,隆回县实行相关奖补项目向种粮多的农户倾斜,今年1000亩以上种植大户、合作社达12个,仅种粮大户增加面积近500亩。

  记者了解到,种粮大户是湖南早稻“扩面”的主力军。今年,全省种粮大户、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达到14万个以上,新增1万个。另外,各级农业部门积极创办万亩超级稻、高产创建、双季机插等示范片,带动大面积早稻夺高产;采取绿色防控病虫等先进技术,积极推行以全程承包为主要形式的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为粮食高产稳产保驾护航。

   收割早,托市收购晚,大户卖粮“乏力  

  “一难是粮农要增收,销售盼价高,但收购跟不上;二难是陈粮占着库,新粮要入库,而库容却不足。”湖南农业大学专家分析说,这“两难”让历来喜欢卖早稻、存晚稻的湖南粮农忧心。而担忧的不止粮农,粮库、粮食管理部门也在盘算着如何卖出卖好今年早稻这担谷,防止“谷贱伤农”。

  和种粮的干劲比起来,邓兴平感觉卖粮有点乏力。“这几天,我们还得求米厂老板来收购,有时还要不停给老板说好话。”7月底,和记者说起销粮的事,邓兴平一脸的无奈,他既担心销售难,更担心价格低。

  据邓兴平等粮农反映,今年早稻收割较早,即便山区,7月20日左右就开始了,但前期由于没有启动保护价收购,粮农只能自己找销路。以往外销主要是中晚稻米,因此很少有外省外地经销商或粮食经纪人来上门收购早籼稻,粮农就指望着县域内销售。在隆回,县城有五六家中小型米粉加工厂,但每个米厂可以流动的仓容顶多只有200吨。送粮多、库容小,米粉厂收购价格就随行就市。“前两天送给米厂是每斤1.35元,现在刚给米厂打电话老板说只给1.25元。”邓兴平说。

  前期靠米厂销售有限,就只能指望粮库早点启动早籼稻135元/百斤的托市收购。全省启动托市收购后的两三天内,在湖区汉寿县等地前来交粮的农民明显增多,过磅处的车辆排起了长队。汉寿种粮大户张昌元说:“今年粮库对送粮要求更加严苛,有些粮农和粮食经纪人送去的稻谷由于水分和杂质较多而被退回,好在我有烘干机,交粮还算顺利,到8月5日,已在直属库卖粮18万斤。

  而处于山区的洞口县金地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曾勇8月7日告诉记者:“合作社今年种了800多亩早稻,产粮60多万斤,可粮库还没有启动保护价收购。由于粮食没地方放,只能先把50万斤稻谷以1.20元/斤的低价卖给米厂。剩下的10多万斤还在等直属库托市收购,但目前没有收到任何托市收购的消息。

  相对于洞口、隆回粮农的无助,永州市祁阳县种粮大户项兆旺则未雨绸缪,投入资金组建了自有生产加工线,今年种的200亩早稻全部用来加工成品牌米进行销售。由于毗邻广西的优势,祁阳周边粮农的稻谷主要被来自广西的粮食经纪人收购,价格在1.25~1.27元/斤。

  为保护好农民种田的积极性,湖南省粮食局局长张亦贤表示,粮食收储部门对于大户将采取预约、上门收购的方式,来缓解扎堆交粮的情况。 (本报记者 张振中) 

  

  

   后期稻价将稳定在托市价附近  

   稳粮增收应调整完善粮食市场调控政策  

      早籼稻价格随托市启动呈现平开稳走态势  

    7月中旬南方产区早籼稻开始陆续上市,根据对江西、湖南等省的调研,晾晒后普通早籼稻到厂价格在1.25~1.28元/斤,优质长粒早稻到厂价格在1.30~1.33元/斤,基本与2014年同期持平。 

    南方地区粮食部门将早籼稻作为储备轮换的主要品种,政策性储备需求是早籼稻的重要出口。根据最新的农产品成本收益调查资料,早籼稻商品化率在80%左右,其中多数进入政策性储备。 

    实地调研的结果显示,农民售粮节奏早已随着托市政策发生显著变化。7月中旬早籼稻收获晾晒后,农民惜售观望态度较为浓厚;而托市收购启动后,农民售粮较为积极。预计后期早籼稻收购价将稳定在托市价1.35元/斤左右,收购主体仍以国家粮库为主。 

    短期内,稻米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主要集中在进口冲击和库存高企方面。经过2014年专项整治后,南方边境大米走私得到一定程度遏制。然而,国内外米价严重倒挂,合法的进口和边境小额贸易依然利润较高。据海关统计,2015年上半年,我国共进口大米141.43万吨,同比增加7.7%。受进口冲击和2013年大米镉超标余波影响,市场主体对国产稻谷收购积极性依然不高,国有粮食部门承担了主要的收购功能,稻谷库存压力较大。长期看稻谷价格将稳中有涨 

    稻谷产量保持稳定为价格稳定提供了物质基础。根据目前稻谷的生产形势,未来我国稻谷生产能力将保持在2亿吨以上。而且,未来我国将在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 

    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为价格稳定提供了制度环境。近年来,国家每年都在稻谷春播前公布最低收购价,在集中上市期间公布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预案,加强农业补贴、保险等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可以预期,国家对稻谷生产的强力支持不会减,稻谷价格也会得到稳定支撑。 

    调结构转方式战略为价格稳定提供了回旋空间。国家做出了农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可以预计,这将会取代过去的城镇化占地造成的种植面积被动减少。 

    稻谷种植成本上涨为价格稳定提供了上涨动能。尽管化肥成本略有下降,但是人工、农药、机械作业等费用仍然保持上涨。近两年,土地流转费用已经成为增长幅度最大的农业生产成本。 

     要完善改革市场调控方式  

    继续调整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可以尝试对粮食最低收购价一定3年,对市场紧缺的粮食品种可以保持一定的灵活性。适当细化最低收购价的执行标准,实现优质优价。同时,规范政策性粮食竞价交易机制,继续发挥政策性粮食竞价交易的市场调控作用,根据市场调控需要,科学确定市场收储、投放的时机和交易底价。完善稻谷等重要农产品储备调节政策,合理确定储备规模、品种结构以及区域布局,进一步加强仓储物流建设。 

    创新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工具。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利用期货、远期交易等新型市场交易方式规避市场风险,同时,改革完善生产补贴政策,探索实施农产品营销贷款援助。尤其是改革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鼓励保险公司积极提供不同保障水平的农业保险产品。 

    尝试将粮食调控的端口由供给端移动到需求端。支持粮食加工企业发展,实施主食加工业提升行动,促使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惠民工程向粮食加工企业倾斜。结合农产品初加工税费改革,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对加工能力强、资信状况好、在区域粮食供给保障中有贡献的企业进行财政奖励。通过定向降准、财政贴息等货币金融政策,结合税收、补贴等财政杠杆,动态调节稻米油、燃料乙醇等粮食深加工企业的产能。在适宜的地区大力发展优质粮食订单交易,促进生产主体与企业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