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环境营养分子的合成转化与分离技术”实验室获批 联合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著

05.12.2016  21:08

哈工大报讯(刘裴湘/文)日前,国家发改委公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获批名单,我校“极端环境营养分子的合成转化与分离技术”实验室榜上有名。至此我校“十二五”期间共获批5个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著。

经过多年探索实验,“极端环境营养分子的合成转化与分离技术”实验室在空间环境生物效应,寒地资源活性分子、上荧光探针构建与药物智能输送领域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实验室承担国家和省部级课题50余项,对极端环境效应分子与天然活性成分的分离、结构、功能等内容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与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有效的合作,在国家“985 工程”和“211 工程”项目支持下,建立了生化研究测试平台。

近年来,我校获批建设的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在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和人才队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汇聚作用,在吸引国际相关领域高水平人才的同时,将前沿技术引入平台建设中,为原有平台带来新的生机,并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期间,“寒区低碳建筑开发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围绕国家和地方发展低碳建筑产业急需解决的重大科技问题,针对国民经济和资源开发利用对低碳技术的实际需求,开展了寒区低碳建筑的全过程节能技术、结构技术、建造技术研发和技术集成,通过绿色施工技术和工厂化生产提高我国建筑业的工业化水平,加快我国建筑业向低碳目标发展;“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是国内首个金属基复合材料工程化创新平台,突破了金属基复合材料低成本高品质制备的关键核心技术,有效支撑了我校该领域的应用开发,在基础技术研究、工程应用、产业化等方面成绩显著,在建的齐齐哈尔产业化基地成为我省最大的金属基材料生产中心;“微生物资源保藏和研究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是我省乃至全国利用微生物实现生物质资源化的生物技术产业支撑平台,中心充分开发黑龙江省微生物菌种资源,为纤维素类废弃物的资源化和生物农药生产提供菌种支持与技术服务,建立相关的生物信息学数据库,不断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技术;“快速响应小卫星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已经建立国内一流的微小型航天器新技术研究、设计、仿真、集成与测试试验环境,研制并成功发射4颗小卫星,在国际上首创星间一体化技术,承担并圆满完成了我国航天领域第一个国家“973”项目,解决了制约微型航天器发展的重大基础性和前沿性的科学问题。

据了解,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的申报必须符合区域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所在产业领域属于省市区主导产业、特色产业,能为解决当地产业或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提供关键共性技术支撑,并具有较好的辐射、带动作用,在本行业具有较强的影响力。申报单位需至少与1家同行业或产业上下游相关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建立长久合作共建机制,围绕本领域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和产业链构建区域创新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