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款:93岁老人的“家常便饭”
93岁的廖弟友是成都铁路局退休职工,被称为“捐款爷爷”。十几年来,他几乎每个月都会捐出一笔钱,数额在100元至200元不等。对他来说,捐款就像吃饭喝水,不捐款就浑身不自在。
曾为抗美援朝捐钱
廖弟友的老屋,在成都五块石车站附近。顺着逼仄的巷弄进去,尽头处的三层砖瓦老屋摇摇欲坠,廖弟友和老伴就住在底楼。老人见有人来访,一下精神起来,满面笑容。他小心打开一个盒子,里面有一堆药,还有一大叠单据,这些都是他捐款的凭证。8个纸质信封中装着近50张粉红色的《感谢信》,或因对方遭受了水灾地震,或遭受着伤病伤痛。之后,廖弟友又翻开荷包,小心翼翼掏出一个锡箔盒子,从中抽出两叠巴掌大小泛黄的纸,笨拙地翻开,一张快要揉碎的纸上写着:“抗美援朝捐献飞机大炮献金证”,上边写着,捐献人为西南铁路工程局工总一大队三中队廖帝(弟)友,时间是1951年7月。
到处寻找求助者
廖弟友频繁捐款,最早可以追溯到1976年。那年,唐山大地震突如其来。他掏出200元,投进捐款箱子里。此后,遇到捐款点就捐点钱进去。
1980年,廖弟友退休,有了更多时间走街串巷寻找需要帮助的人,红纱袋、助听器、水壶,是他出门寻人的“标配”。多年来,廖弟友积累了丰富的捐款经验。他看电视,总盯着滚动播出的求助信息,“有的我还没记完,它就过了。”为了不上当受骗,他通常会找到医院去一探真伪。若是真人真事,他就现场给钱,再让对方在小本本上签个名。遇到有人磕头道谢的,他都一概拒绝。老人为了能送出去100元,会坐半天公交车,花半天时间去找人。有时在去的路上就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回来的公交车,但这都阻止不了他。
字典里只有“帮忙”
廖老一辈子都没听过“慈善”二字,更不知道它的意思。在他的字典里,只有“帮忙”。一辈子捐了多少钱,廖弟友没有统计过。他并没有多少钱,每月退休工资2000多元的他因为捐钱过得很拮据,一日三餐,只能吃稀饭,配菜是豌豆、南瓜或萝卜。
廖弟友认为,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帮助别人,别人心里有个念想。他也知道一两百块对于求助者是杯水车薪,但他还是坚持。“等我死了,别人提起我,也不会是坏话吧。”一边说着,泪花在他短而稀疏的睫毛上闪烁。( 华鑫)
编辑:高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