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中国东北的“亚马逊”湿地

19.08.2014  11:33

    新华网黑龙江频道电(记者 何山马迪 )泛舟前行,水道纵横交错、蜿蜒曲折,时而宽阔如江湖,时而狭长如溪流。貉藻、浮叶慈菇等大量珍稀水生植物遍布林缘沟谷,松、柞、桦、椴等珍贵高大乔木倒映水中,让人仿佛置身亚马逊雨林。

  乌伊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黑龙江省东北部,小兴安岭山脊之上,总面积为43824公顷,是中国高纬度非常有代表性、典型性和稀有性的林间湿地自然保护区。2007年4月晋升为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2009年9月加入国家生物圈保护区。

  在乌伊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感觉不到山岭之高,但是其景致与平原却不尽相同。据介绍,作为小兴安岭海拔最高的湿地,乌伊岭湿地兼具了温带森林的雄奇和北方湿地的神秘,集聚了世界7种湿地中的5种于一体。森林、灌丛、草丛、蘚类、浮毯五种不同风情的湿地景观,让泛舟湖上的访客惊诧于大自然是如何将如此之多的湿地美景浓缩于方寸之间的。

  即使在最炎热的夏日里,畅游这片湿地也会享受到特殊的清凉。这是因为湿地下面几米深处就是永冻土层。受永冻土层的影响,湿地外围形成了一圈“长不大的老头树”。据介绍,这些树木要比同类的树木生长缓慢许多,虽然树干只有碗口粗细,但这些树木其实已经是百年树龄。

  乌伊岭湿地是小兴安岭的“分水岭”。每当有大雨来临,湿地水源外溢,沿着山体两侧奔流入河,一半最终流入黑龙江,一半汇入松花江,因此这里也是松花江及黑龙江流域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

   清晨,湿地美景隐于云雾,湖水如悬在山间,若隐若现。天明,小湖如镶嵌在巨大祖母绿上的一块天青,明亮耀眼。傍晚,日沉湖畔,百鸟归巢,隐于水草丰美处,只闻欢歌,不见踪影。

  乌伊岭湿地还是东北亚水禽迁徙过境的重要通道和野生动物的重要栖息地、繁殖地。这里拥有白鹳、金雕、黑嘴松鸡等241种鸟类,有狗鱼、鲤鱼等鱼类35种,有中华大蟾蜍、中国林蛙等两栖类9种,有51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构成了北方高纬度、多种类、复合型湿地自然生态系统。

   在这高高的兴安岭上,一群放下斧具的中国林业工人,正在努力思考,如何才能保护住乌伊岭那来自远古的粗犷与神秘。(编辑:李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