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后的俄罗斯农业科技管理动向

08.10.2014  12:09
  近日,俄罗斯科学院外事局副局长、原俄农科院外事局局长格鲁霍夫采娃在会见驻俄使馆科技处相关人员时,介绍了有关原俄农科院并入俄罗斯科学院有关情况。
  俄农业科学院、医学科学院于2014年5月1日正式并入新的俄罗斯科学院(下称“大科学院”),并分别成为大科学院下的农业科学学部和医学科学学部。农业科学学部位于原农科院所在大楼,原俄农科院院长拉马连科任大科学院副院长,原副院长拉丘格任农业科学学部领导,格鲁霍夫采娃任大科学院外事局副局长,主管农业和医学领域外事工作。
  此次包括原俄农科院在内的大科学院改革力度很大。原俄农科院机关共有工作人员187人,除外事、人事、财务、信息化等部门大约十几人调入大科学院相关部门外,目前农业科学学部机关仅剩十三四名工作人员,其余人员去向各不相同,裁减人数比例高达80%。原农科院共9个学部,除一个与大科学院某学部合并外,其余学部均降级为处室。
  本次改革带来以下两个重要变化:一是专业院所归属变更。原农科院下属的研究所并未纳入新成立的大科学院,而是划归新成立的联邦科研机构管理署(下称“管理署”)管理,由管理署行使研究所的财务、固定资产和组织管理职能,但工作任务的下达和工作成效的评估由大科学院负责,其资金由管理署根据大科学院的评估结果划拨。管理署今后还会对研究所进行调整,研究所的数量将会减少,裁员不可避免,有关人员将面临需要自寻出路或退休的命运。二是工资收入大幅提高。并入大科学院之前,原农科院的院士及机关工作人员平均工资不及原科学院工资的二分之一,合并后工资将调至现科学院相同水平。
  对于俄三大科学院的合并改革而出现的联邦科研机构管理署,许多学者认为,成立管理署是一个权宜之计,这种组织管理架构只会增加科研管理的复杂性,管理署管理固定资产可能还在行,但对于科研及科研经费的管理则完全是外行。研究所对此管理模式也持有保留意见,认为管理署的存在不利于科研工作的开展,它只是一个临时机构,不会存在太久,将来还会重组,它的职能完全可以由俄联邦教科部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