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激活经济持续增长动力 访省委财经领导小组秘书长、省委改革办副主任高大伟

05.01.2016  10:19

  日前召开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对我省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着力深化体制机制创新”的战略部署,提出“明年各项改革任务、制度建设要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目标聚焦、向构建发展新体制聚焦,扭住关键,严明责任,狠抓落实,确保不断见到成效”,明确了我省推进改革的任务、重点和要求。

  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2016年,我省深化改革将会剑指何方?有何变化?记者就此采访了省委财经领导小组秘书长、省委改革办副主任高大伟。

  “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突出了问题导向,强调要围绕破解结构性、资源性、体制性矛盾推进改革,特别是对缓解经济下行压力、激发市场活力有促进作用的举措要往前排、往前推,不断提高改革举措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高大伟表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就要紧紧围绕推进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改革力度,促进发展动能转换,激活经济持续增长动力。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省委改革办将在以下五个方面“着力攻坚”,把各项改革落到实处。

  一是在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上攻坚。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实行国有企业分类改革、分类发展、分类监管、分类定责和分类考核,促进激活国有经济存量。引入民营资本参与国企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国资国企的活力、动力和竞争力。推动驻省央企与地方合资合作,支持哈电等国有企业靠体制创新加快发展。通过兼并重组、破产清算等措施淘汰“僵尸企业”;通过精简管理机构、盘活非经营性资产、清缴应收账款、分流安置职工等措施,打好龙煤改革攻坚战。按照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的发展方向,实行母子公司治理结构,推动农垦管理局向管委会转变。推进重点国有林区政企分开、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推动地方国有林场政事分开、政企分开;做大做强森工集团,加快林区转型发展步伐。

  二是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上攻坚。继续取消和下放审批权限,着力解决好一些地方接不住、管不好,甚至还搂着权力不放的问题。动态完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中介服务清单,加快建立负面清单。继续清理和规范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等具有实质性审批权的中介服务,推进中介机构、行业协会商会与主管部门、行政机关脱钩。继续深化商事制度、市场监管机制改革,持续降低市场门槛和营商成本。落实好国家结构性减税等措施,深化电力和流通体制改革,努力降低企业用电、物流、财务等成本。

  三是在深化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上攻坚。坚持以“五大创新”改革为重点,推动“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改出新成效、试出新经验。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鼓励工商资本与农民合作社嫁接联合,建立利益共享的长效分配机制。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发展,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农村土地征收、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途径和形式,盘活农村存量资源资产,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促进贫困村脱贫致富奔小康。

  四是在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上攻坚。充分发挥沿边开放的区位优势,建立完善“中蒙俄经济走廊”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体制机制,用全新体制机制推动哈尔滨新区建设。推进综合保税区、境外园区、通关便利化等改革,打造国家向北开放的先导区和产业转移的承接区。加快对外开放大通道、大平台、大产业建设,培育开放型产业体系,加快构建以对俄开放为重点,面向欧美、日韩及港澳台地区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五是在深化财税金融和投融资体制改革上攻坚。落实好国家关于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的有关政策,稳步推进税制改革,逐步完善地方税体系,承接好中央下划给地方的税种。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全面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设立政府引导基金,综合运用天使投资、风险投资、产业投资基金等投融资工具。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健全股权融资、债权融资的体制机制,发展互联网金融、众筹金融和普惠金融等新的投融资方式,激发民间资本活力。积极对接资本市场,支持企业在境内外上市、“新三板”挂牌、发行债券,促进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发展。(作者:常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