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克难为民生“开路”

16.12.2016  18:04

铁顺街建成通车。

  昨天,随着铁顺街交通疏解项目通车投用,在哈尔滨市纵横交错的路网中,人们又记住一个崭新而响亮的名字——铁顺街。至此,从哈尔滨火车站到哈尔滨西站,两个重要的枢纽节点之间又增加了一条快速通道,形成了以铁道线为中轴,南有铁路街、北有铁顺街的交通格局。

  打通铁顺街,从构想萌芽到规划启动,从8月份开始的房屋征收,到管线迁移、施工建设、12月全线贯通,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哈尔滨市再次刷新城市建设的“哈尔滨速度”。作为项目牵头建设的主体,道里区创造了地方与铁路共建城市基础设施的成功范例。

  如今,铁顺街犹如一条依傍铁路伸展开来的玉带,它带来的不仅是沿线环境面貌的极大改善,城市道路堵点的疏通,更将作为连接铁路主枢纽、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通道而意义凸显。优环境,畅路网,铁顺街的建成为哈尔滨的民生工程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强化顶层设计 谋划民生之路

  哈尔滨,一座因铁路而生的城市,却因为积年累月的顽疾让铁路沿线成为城市管理的盲区、垃圾重灾区。为推动沿线环境改造,哈尔滨市党政主要负责人多次深入铁路环线靠前指挥。2016年6月22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海波率道里、道外、香坊、南岗四个主城区和市城管局主要负责人调研城区铁路环线环境整治工作。“相关区及部门要持续加大推进力度,把哈尔滨环线及周边打造成进出哈尔滨的安全线、舒心线和亮丽的风景线。”对于环线整治的目标,陈海波一语中的。

  如何能彻底改变铁路环线面貌,使其真正成为亮丽的风景线?道里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此召开专题研讨会议,并结合哈尔滨铁路局前期环境整治工作经验,对铁路沿线进行现场勘查,了解实际情况,广泛征求意见,最终确认在铁路沿线以北,建设一条与铁路街平行的新的快速通道,连接正在建设的哈尔滨火车站北广场和哈尔滨西站北广场,既美化了环境,又缓解了铁路街的交通压力,畅通了路网,并作为城市道路进行管理,保证了沿线环境整洁的常态化。这一打通民生之路的构想酝酿成熟后,得到了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海波和市委副书记、市长宋希斌的高度肯定。

  7月4日,道里区立即组织哈尔滨市规划、铁路、国土、设计及区直相关部门、街道负责人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对道里区铁路沿线环境整治进行总体部署。

  为确保铁顺街交通疏解项目稳步推进,道里区成立了以区委书记、区长为总指挥的项目建设指挥部,7月11日,深入铁路沿线拆违现场,研究铁顺街建设的意义、背景、规划、费用及建设工期等相关事项。7月23日,道里区党政一把手带领区棚改、执法、征收、征地及相关街道办事处负责人对铁路沿线环境整治路段实地踏查,要求加大力度,拆除违建,为项目建设扫清障碍……

  不到一个月,该区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方案编制完成,一经推出,立即得到哈尔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认可。7月25日,陈海波再次调研铁路沿线综合整治工作时强调:“铁路沿线环境整治事关城市发展、百姓生活,要强化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集中力量,全面改善铁路沿线环境,让周边百姓生活舒心、出行方便。”为此,哈尔滨市建委将道里区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暨“铁顺街”交通疏解工程项目追加列入2016年下半年市城市建设计划,道里区要确保按期交付使用,要以铁路沿线环境整治为契机,加大周边棚户区改造力度,多建绿护绿,不断改善百姓居住条件,提升区域经济发展。

  项目启动建设后,市区各级相关领导坚持坐镇一线,靠前指挥,综合协调,统筹摆布,为项目建设的稳步推进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地方与铁路携手 各部门通力合作

  2016年7月末的一天,道里区主要领导带领项目指挥部负责人来到哈尔滨铁路局局长办公室,沟通协调铁顺街交通疏解项目涉铁房屋征收、土地利用事宜。深入讲解铁顺街建设的背景,剖析建成后的意义,道里区主要领导此行的诚意赢得了哈尔滨铁路局的鼎力配合。

  8月25日,哈铁路局通过《铁路网络电报》向铁路经开处、供电处、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等10多家相关单位发布通知,要求铁路相关部门全力配合、支持项目建设。按照这一要求,铁路各单位各部门顾全大局,积极响应,不讲条件,克服困难。20余天时间内,沿线铁路房屋不需补偿无条件拆除,共拆除铁路房屋11处、1267.74平方米;沿线5.5万平方米铁路用地无条件使用;铁路线缆和围墙及其他各种设备无条件进行迁改。系列行动创造了铁路对地方支持之最,树立了铁地联建的典范。

  管线迁移因涉及部门多、程序复杂等原因成为许多项目建设的绊脚石。一个月时间完成项目规划红线内55条管线的移设工作,道里区再次创造项目建设的一个奇迹。“铁顺街交通疏解项目建设区域道路狭窄不规则,周边为铁路干线,平房众多,杂乱无章,道路两旁荒草丛生,地下高压电缆、电信光缆及排水管线等错综复杂,55条管线移设的难度可见一斑。”负责该项目建设的道里区城建局局长万恩国告诉记者,该项目具有启动快、标准高、时间紧、任务重的特点,要完成好项目建设,市政府各部门、哈尔滨铁路局和区级各部门协调联动、精诚合作是重要前提和条件。

  为了保障管线在有限时间内顺利完成移设,区委主要领导多次协调哈市建委以及各管线单位进行现场踏查对接。在市建委的大力配合下,积极组织市规划院、市政设计院、供水、园林、通信等16家管线单位和市政集团、中铁二十二局进行现场踏查对接,先后迁移各类管线55条、新建弱电光缆1520米、煤气管线132米、供水管线82米、电缆6355米……在工程车辆及设备无法进场的情况下,哈市供水、燃气、供电等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携带测量仪器步行进入现场勘探,精准确定管线的路由、线位、埋深等基础参数,为不同管线给出个性化或迁移或保护方案。“为了保障施工进度,许多管线都是在边设计、边迁移过程中进行的,这其中的难度不言而喻。”参与该项目管线迁移工作的市建委副主任吴敏表示,这些管线的迁移有效解决了项目建设区域内道路狭窄不规则、周边平房众多、道路两旁荒草丛生、地下高压电缆、电信光缆及排水管线等错综复杂问题,30天完成18119米、55条管线的迁移,创造了哈市项目建设管线迁移的新纪录,切实为工程建设赢得了宝贵时间。

  征收被誉为项目建设的天下第一难。为确保项目建设扫清障碍,道里区委、区政府将区棚改办人员划分成四个工作组,与区执法局、征收办、征地办、城管局、园林局及抚顺、共乐、新华、城乡、群力街道办事处一起,开展征拆工作。工作组走街串户、逐户宣传动员,讲解铁顺街道路疏解工程建设的重大意义和征拆补偿政策,积极赢得沿线居民及公企单位的理解支持,一个月时间完成全部476户的征收、拆除工作。

  全力抢抓工期 缩施工影响面

  “为配合哈尔滨枢纽改造工程的施工,9月1日至10月25日,哈市相关部门将部分封闭二环路康安桥的交通……”2016年8月31日,当这样一条道路交通流量调整信息公布后,立即引发市民热议,“城市交通主动脉封了,这路以后是没法走了……”事实上,该路段的部分封闭正是为了配合铁顺街交通疏解项目建设。

  为了降低施工对道路交通的影响,在康安桥施工期间,道里区采取封闭三分之一交通方式进行。作业面狭小,给施工带来了很大难度。“施工作业面只有十几平方米,其中各种施工机械和人员需交叉作业,加之过往车辆密集,施工难度可想而知。”负责该项目建设的道里区城建局局长万恩国告诉记者,哈建投集团为组织好该项目建设,做出集团总动员,确保铁顺街提前完工的总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哈建投集团工作人员克服了各种不利因素,合理指挥,见缝插针,情急之时不惜24小时工作,停人不停机,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如作业面小就在浇筑完成的桩基上盖上钢板,残土外运有时需要几次倒运才能拉出去。”万恩国告诉记者,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和进度,该区协调设计、监理、评审、财政、交警等多个部门入驻施工现场,随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例如在桩基础施工时突发残留燃气管线等状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我们与相关部门沟通后,采取与以往不同的施工办法,边迁边干,为施工赢得了宝贵时间。”2016年10月4日康安路地道桥64根桩基础已全部完成、32片预制板梁吊装已全部完成、康安路主桥及辅道原有路面已全部恢复,10月5日按计划提前20天恢复二环桥康安路段道路交通。

  中铁二十二局在施工过程中克服了沿线距离铁路较近,地下、地上管线较多;施工时多专业交叉施工;沿线铁路给水、排水管线需要进行迁改后施工;通达街地道桥施工,克服通达街车流量大困难,采取半幅封道半幅施工的方式作业。全线各专业施工采取见缝插针方法,分段施工,具备作业面立即开工,赢得了有效工期。截至目前,经过126天的奋战,康安路——哈尔滨西站北广场路段已具备正式通车条件,为改善哈尔滨铁路北侧沿线居民冬季出行条件,有效缓解周边道路交通压力,形成一条连接哈尔滨站北广场和哈尔滨西站北广场的快速通道,安发桥——康安路段同步临时通车,明年春季完善后正式通车。

  工程建设全部完成后,形成一条连接哈尔滨站北广场和哈尔滨西站北广场的快速通道,为哈站北广场和西站北广场的投入使用奠定了交通基础,同时可有效缓解铁路街、新阳路和霁虹桥等周边道路交通压力;连通了铁路北侧沿线与道里商圈、群力新区及哈西地区周边路网,改善了沿线居民出行条件,有效改善铁路北侧沿线周边环境。哈站北广场投入使用后,哈站南广场即将进行改造,从南岗区到哈站北广场,需经霁虹桥,绕至经纬街、安宁街才能到达。铁顺街通车后,从南岗区到哈站北广场,可由通达街、康安路、康宁路进入铁顺街,到达哈站北广场,增加了道里区和南岗区多条通往哈站北广场的通道。届时,铁路沿线两侧将形成南有铁路街,北有铁顺街,两条道路遥相呼应,又融会贯通的新格局。铁顺街会成为道里区乃至全市铁地联建的亮点工程。

  在铁顺街交通疏解项目建设中,道里区以攻坚克难的勇气,刷新着城市建设的新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