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粒子植入近距离

29.06.2014  11:17

  

徐世东

  哈医大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

  擅长:疑难肺癌、食管癌、纵隔疾病的诊疗及胸部疾病的微创手术治疗

  出诊时间:每周一全天

 吕伟

  省医院骨关节外科、运动创伤外科主任

  擅长:关节镜微创治疗运动创伤,各种关节病诊治

  出诊时间:每周二上午

肿瘤已成为人类“第一杀手”,目前肿瘤治疗遵循着“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综合治疗包括:化疗、放疗、生物免疫治疗、中医药治疗、热疗等。临床上常见手术后、放疗后肿瘤复发的疑难病例,例如放疗后肿瘤一旦复发不能再进行放疗、肝内肿瘤与胆囊太近不宜进行射频治疗、不能手术的胰腺癌等,对于这些难治的局部恶性肿瘤,放射性粒子植入成为一个好的选择。近日,记者采访省农垦总医院肿瘤科三病房高峰主任,了解放射性粒子植入相关知识。

   典型病例

  老刘是省癌症康复协会的名人,今年56岁,他1998年被确诊肺癌后,因身体原因未考虑开胸手术,而选择了微创肺内癌灶放射性粒子植入,至今已经16年没有复发和转移。据介绍,这种首次治疗选择粒子放疗的病例在前列腺癌病人中更为多见,美国应用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治疗前列腺癌病人数远多于手术治疗病人数。

   如何植入放射性粒子

  据高峰主任介绍,放射性粒子植入的操作完全是微创操作,首先通过CT图像确定肿瘤及周围器官准确信息,依据肿瘤体积计算出粒子的放射剂量,并确定粒子的数量、粒子种植的准确部位以及粒子的间距,待准确的治疗计划确定后,由医生在CT直视下,利用特殊穿刺针将放射性粒子植入肿瘤内或受肿瘤浸润侵犯的组织中,过程在20分钟—2小时即可完成手术。

   放射性粒子植入优势

  将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病灶后,因碘125粒子有效射程短,半径只有1cm,靶治疗体积以外放射剂量迅速衰减,有利于正常组织器官的保护。治疗精度高,放射性粒子只对局部持续作用,因此对肝肾及全身脏器功能影响较小,不良反应较轻。

  用于粒子植入治疗的肿瘤包括:前列腺癌、肺癌、肝癌等及其他放疗后复发病灶等。

   治疗癌症原理

  高峰主任介绍,肿瘤细胞一般是因为自身基因缺损引起生长脱序而产生,肿瘤细胞因为这种基因不稳定,对放射线比较敏感,受到伤害后修补的机制也不完全。放射线治疗就是利用肿瘤细胞和健康细胞修补上的差异,达到治疗肿瘤却又不过度伤害正常组织的目的,近距离治疗通过放射线的直接效应或通过产生的自由基的间接作用来破坏肿瘤细胞DNA双链。当肿瘤细胞分裂时,由于其DNA的完整性受损,将无法进行细胞分裂而死亡。

   关键词:碘125粒子

  碘125粒子源是一种微型放射源,它是用渗过碘125的Φ0.5×3mm银棒密封在直径0.8mm、长4.5mm、壁厚0.05mm的钛管中焊接而成的。它发射c射线和g射线。它的半衰期为59.43天。有效放射半径为1cm。在体内有效作用时间为12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