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政策措施或成实现 玉米价格调控目标关键

25.05.2015  12:0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玉米价格波动呈现明显的趋势性和周期性特点,供求、政策、成本和国际因素是影响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综观我国玉米市场发展和调控政策的变迁,深入分析不同时期调控政策的利弊,有助于新时期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我国玉米价格调控政策。

  供求、政策成 

  影响价格主要因素 

  影响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供求因素、政策因素、成本因素、国际因素是影响玉米价格的核心或最主要因素,在不同的时期产生着各自的影响力。这些因素常常叠加,共同发生作用,导致我国玉米价格波动上升,周期性波动加剧,甚至出现异常波动的情况。

  首先是供求因素。随着科技进步和农业生产力的提高,我国玉米产量总体呈增长趋势。而玉米深加工的快速发展,也促使玉米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受耕地、水资源和气候条件等因素制约,我国玉米产量增长有限,即使2004年至2013年连续十年增产,增速也趋于减缓,往往滞后于消费增长。供需形势长期偏紧是推动这一时期玉米价格不断向上波动的重要因素。

  其次,政策因素也是影响我国玉米价格的重要因素。逐步推进市场化改革后,我国玉米价格由政府定价向市场供求形成价格的方式转变。对玉米的宏观调控手段趋向多样化,更强调间接调控。一方面,通过实施粮食补贴政策促进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稳定市场价格。另一方面,通过调整玉米深加工政策和进出口贸易政策,扩大或减少玉米供给,间接影响市场价格。

  国家对玉米等粮食的宏观调控突出表现在托市的作用上,尤其是2008年以来实行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在市场需求低迷时,有效地支撑了国内的玉米价格。但也造成市场供应趋紧时,难以抑制市场价格的过度上涨。临时收储价格逐年提高,政策主导了市场价格的攀升,是玉米价格屡创新高的重要原因,也是导致2010年玉米价格异常波动的重要推动因素。

  最后是成本因素。在玉米总成本中,人工成本占比最高,达40%左右,土地成本、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分别占20%左右。2004年至2013年,玉米人工成本、土地成本、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分别上涨了3.5倍、3.2倍、2.1倍,成本的高涨推动玉米价格不断攀升,玉米价格从2004年的58.1元/公斤上涨至2014年的120.8元/公斤,上涨了1.1倍。

  价格宏观调控 

  政策有利有弊 

  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转向宏观调控下的市场调节,是一个逐步探索、推进的过程。不同时期玉米调控政策的出台有其特定的背景,总体看都对促进生产、稳定市场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扭曲市场的问题。

  从调控政策的积极作用来看,主要表现在促进玉米生产稳定发展,实现供求总量基本平衡。为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稳定玉米生产,国家采取直接补贴政策。2008年又启动了临时收储的价格支持政策。收储价格逐年提高和粮食直补大幅上涨,对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良种覆盖率和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玉米增产发挥了积极作用。我国玉米播种面积稳定增加,玉米产量实现连续十年增产,由2003年的1.2亿吨增加到2013年的2.1亿吨,增长80%。

  其次是增强玉米调控能力,保持玉米市场的基本稳定。市场化改革后,我国又推出了中央临时粮食储备制度,特别是2008年,充足的储备使我国能从容应对世界粮食危机的冲击,保持国内玉米市场的基本稳定。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玉米库存同比增长39.8%,库存消费比达35%以上,远高于国际公认的17%至18%的警戒线水平。

  由于影响玉米市场的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以收储为主的调控政策弊端也逐步显现。主要表现为玉米市场政策化,市场调节能力削弱。自2008年起,我国逐年稳步提高玉米临时收储价格,到2013年累计上涨49.3%,市场形成玉米价格“只涨不跌”的预期。由于国家政策性的收购在市场上处于支配地位,使玉米价格基本由托市调控政策决定,市场的定价话语权越来越弱,政策扭曲市场的效应日益严重。

  因此,玉米价格调控政策的改革在于重构基于市场导向的种粮利益保护机制,探索推进玉米价格支持政策改革,既让市场发挥作用,也让种粮农民的利益得到合理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