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力市乡村教师仲威平 执教乡村骑废四辆自行车

10.09.2014  12:14

  记者 韩雪

  9月4日那天,她在全省庆祝第30个教师节表彰奖励大会上的发言,令在场的人们感动得流下了热泪,大家对这位来自铁力市工农乡原兰河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报以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学生跨了4个年级

  她每天要上6节课

  她叫仲威平,1987年来到偏远山村的兰河教学点。当时,办学条件特别简陋,只有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小屋,里面有4张课桌,8把破椅子和一张老式办公桌,一块黑板用粉笔分成4块,用于4个年级的教学。

  “让我到这里教学,我也犹豫过。不仅是因为办学条件差,更主要的是路途太远。”从她家到教学点要往返20多公里,而且不通车,只能骑自行车。“然而,当我看到那渴求的眼神时,我不再犹豫,决定留下任教。”这一干就是二十多年。教学中,学生跨了4个年级,使用4套教材,每天上6节课,而且要在一个教室里上课,难度很大。为解决这个问题,仲威平老师经常节假日不休息,抓紧一切时间把各年级的课备好。面对特殊的教学环境,她总结出了“动静教学法”,即一个年级学生动起来听课,另三个年级学生静下来写作业。

  这样动静搭配,每个年级的学生都能专心致志地学习好自己的课程。在教学中她还不忘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他们讲文明、懂礼貌、知做人。为培养孩子的爱国意识,她买来一面五星红旗,找所在村的村支书要了根杨树当旗杆,每个星期一,带领学生们向国旗敬礼。在汶川地震中,她还向党组织捐了1150元特殊党费。

  1998年,铁力市教育资源整合,工农乡兰河村小学撤并,但却有14个贫困、单亲、弱智、残障无人照料的孩子因为家庭原因不能到新学校去读书,如果撤消兰河村小学,这14名孩子就得辍学。为了这14个孩子不辍学,仲老师要求继续留下来,一个人坚守这所学校。由于只有她一个教师,所以既是班主任又是科任,还要当勤杂工。夏天要亲手铲掉教室周围的杂草,修补漏雨的屋顶;冬天给窗户钉上塑料布,挂上厚厚的门帘,烧炉子为大家取暖……

     二十多年算下来,她自行车骑了有10万公里

  学生多的时候10几个,最少的时候只有4个,孩子们及其家庭的难处和不幸震撼着她、牵系着她。为了不让孩子们辍学,仲老师还经常给学生们买学习用品和课外书。到春秋换季的时候,她就从家里给贫困学生拿来衣服和鞋。

  孩子们喜欢放学后跑到仲老师的家里,跟她说心里话,简陋的小屋里总是充满孩子们的笑声,不管夏天多闷热、冬天多寒冷。有一年冬天,一场罕见的暴风雪堵住了家门,室外温度降到零下30℃。家里人劝仲威平不要上班,可一想到学生们在等老师,她就不顾家人劝阻上了路。那天的雪实在太大了,吹得她连眼睛都睁不开,而且越往前走雪越厚,没到了膝盖,有的地方都得爬着走。平时一个小时的路,竟走了两个多小时。到了教学点,当看到学生冻得通红的小脸,眼巴巴地等着老师时,她的泪水禁不住扑簌簌地流淌下来。她问学生:“你们就这么相信老师能来吗?”孩子们回答:“您说过,天上下刀子老师也能来。”是啊,无论是狂风暴雪,还是大雨滂沱,仲威平老师始终坚守着这份承诺。

  白天工作忙碌一天,到了晚上躺在床上还是满脑子孩子们的事情,一想起他们,仲老师就觉得什么困难都能克服,受什么累也不觉得苦。从她家到学校都是乡村土路,崎岖不平,20多年来,她骑废了4辆自行车。在这段路上,她被狼狗咬过、被大雨淋病过、被严寒冻伤过,特别是冬天路滑,不知多少次连人带车摔到路基下,身上经常青一块紫一块的。一位朋友对她说,你这二十多年算下来,自行车骑了有10万公里,能绕地球2圈半,她开玩笑似的对朋友讲:“要是我身体撑得住,我再骑它两圈半!只要那些学生在,我就无法停下脚步。”

     她给孩子们一份爱学生捧给她一颗心

  孩子是爱的天使。你给他一点爱,他捧给你一颗心;你给予他一时,他牵挂你永远。

  有一年夏天,上班路上突然下起暴雨,仲老师身上的雨披根本无济于事,到了学校浑身上下、从里到外都湿透了,她只好把衣服脱下来拧拧雨水再重新穿上,孩子们看老师冷得浑身发抖,都围上来嘘寒问暖。中午放学后,五年级的谢颖发现老师带的馒头被雨浇成了一堆碎末,悄悄回家让奶奶为老师做饭吃。看着谢颖顶着雨送来的两张饼,仲老师顿时热泪盈眶。“说实话,在20多年的工作中,什么苦和累都难不倒我,我从没流过一滴泪,可是学生对我的爱,深深打动了我。”

  班里有一位智障孩子,母亲离家出走,他和断臂的父亲相依为命。可怜的孩子学点知识比登天还难,刚教过的知识,转眼就不记得了,他一年级读了两年,二年级读了三年。但仲老师没有放弃,教不会就反复教,光乘法口诀就教了2年。2011年初,孩子的父亲无法独自承担家中的生活,让孩子回家帮忙。孩子虽然离开了学校,但仲老师仍然经常去看他,给他买衣服和鞋。

  2013年“全国最美乡村教师”颁奖会上,这个孩子作为特邀嘉宾,为仲老师献上了奖杯,从他憨厚的笑脸上仲威平感受到了爱的力量。“有爱的坚持,智障的孩子一样能学会‘小九九’,你高兴的时候,他一样会为你绽放开心的笑容。”她激动地说。

  仲老师有一个叫孙德利的学生,大学毕业后又去德国进修,当他学成回国后,第一个就急着来看老师,他对老师说:“儿童时代我从老师身上学会了爱自己、爱别人,现在我要把自己所学和我的爱献给家乡,献给祖国。”听着他发自内心的言语,仲威平哽咽了。

     大爱无边,她走过无怨无悔27年从教路

  算起来,先后有100来个孩子伴着仲威平老师度过了20多年的教师生涯,他们几乎成了她的全部。然而,由于全身心投入乡村教育事业,仲老师的人生也留下了一些无法弥补的遗憾。为了学生,她把嗷嗷待哺的孩子丢在家里;为了学生,她起早贪黑却难给家人做上一顿像样的饭菜;为了学生,在年过七旬母亲弥留之际,她却没能陪上老人家一天;更是为了学生,几乎没有时间陪伴儿子学习成长,她总说亏欠儿子的太多太多。

  常年里,仲老师的午饭常常是三口干粮两口水,对付着吃,因此患上了很重的胃病和风湿病。为了不耽误上课,她多少次把病假条悄悄揣进兜里,硬撑着病体走进课堂。实在撑不住了她就一边讲课一边点滴。五年间,她先后做了两次大手术,医生说她是“宁要学生不要命”。曾有人问她,这么辛苦工作图的是什么?“说心里话,我不图名,不图利。作为一个母亲,我爱这些孩子;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教育好学生是我的责任和使命。”

  2010年3月,乡中心小学配备了校车,仲威平老师带着兰河村小学最后8名学生并入了乡中心小学,融入了更大的集体。为了帮助关爱更多的贫困、单亲、智障学生,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去年6月成立了以仲威平老师名字命名的“爱心工作站”,吸纳更多的爱心人士帮助贫困儿童健康成长。 “生命有限、大爱无边。我今年49岁了,走过了无怨无悔的27年从教路,我决心把毕生精力都奉献给我所热爱的教育事业,奉献给我的学生们。”仲威平老师坚定地说。

编辑:刘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