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岗敬业 无私奉献——记人文学院马胜羽

17.11.2015  11:07

马胜羽是我校人文学院的一名普通教师。留校工作至今,始终坚持勤奋刻苦,严谨求实,以校为家,以生为友,潜心课堂,醉心科研,交心学生,凝心教育,细心琐碎,诚心求索。用他自身的行动诠释着教师的责任与奉献。

一、潜心课堂,教学相长

从2007年破格讲授工程教育开始,陆续讲授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办公自动化、企业文化等共6门课程。今年又结合其多年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经验,在我校率先开设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课。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马胜羽和学生们一起成长进步。办公自动化课立足于我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色而开设。为尽可能提升学生实践能力,马胜羽自费购买了4台打印机作为教学设备供同学实践。他讲授的课也得到了广大学生的认可。马胜羽的手机里存放着2600余条短信,都是他教过的学生从全国各地来发的。

思政11级李宏同学在教师节短信中写道:“老师,节日快乐!虽然你只带过我们办公自动化课,但是在现在的实习中,却让我们受益匪浅。从你的奋斗经历中,学到了坚持和朴素做人处事的精神。谢谢老师”。还有同学也在短信中写道:“谢谢老师,您的办公自动化课程让我们很受用,我了解一下同学们的应用都没什么差错,谢谢马老师了!”“嘿嘿,好想再听听您的课呐!老师保重身体,您太瘦了”。还有一次竟然接到了来自河南新乡学院一名同学的慕名打来的电话,求助关于办公设备的使用问题。一名老师站在讲台上,最大的动力和幸福感莫过于他讲授的知识能给同学以启迪和帮助。

二、醉心科研,研以致用

多年来,马胜羽一直醉心于科研工作,力求做到研以致用。他先后发表科研论文6篇,主持校级素质教育立项3项,参与其他省部级项目5项。获得国家专利6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外观设计专利3项。1项教学教具实用新型专利在我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获得评估专家的肯定和高度赞扬。当年我校师生出行只有1条公交车线路,师生出行时非常拥挤,兑换零钱乘车成为一大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马胜羽设计研发了纸币硬币自动兑换机,获国家发明专利。每到冬季我校路面积雪后步道板非常湿滑,时常有师生摔伤的事情发生。他便设计了一款防滑透水的步道板产品,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他参与设计了3项外观设计专利,其中“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档案册”外观设计专利产品已经应用于人文学院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

三、交心学生,共同成长

在担任社工09级2个班班主任的4年时间里,马胜羽成为同学们依赖的好朋友。班级学生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会在第一时间想起他。学生们总能收到马老师家的热乎汤圆、大粽子、煮鸡蛋和成箱的新鲜水果。他每次出差回来都会给学生们带回大兜糖果、糕点等特产,班级每人都有份。这让在外求学的孩子们感受到了家的温馨。

他所带的班级走出了一个院学生会主席、一个副主席、一个校学生会副主席,还几乎包揽了院学生会的各部部长,走出了吉大和南大名校的研究生。马胜羽老师带的班级中,多数学生都有社会实践和兼职经历。马胜羽还曾以“学院临时补助金”的形式资助困难学生,被资助过的学生至今都不知道这笔“特殊补助”是出自一家6口至今仍租房居住、经济拮据的班主任。

班级曾有一个同学退学,作为班主任的马胜羽久久放心不下,时常通过电话和网络向家长了解孩子的近况。为了更好的开展学生工作,他在北京大学盯课期间特意去听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课。在实习指导中,他与同学同吃、同住、同坐公交上下班,坚持一线指导,与同学共同成长。

2013年毕业离校时,班级每名同学都给马老师写了一封信,汇集到一个日记本上,里面载满了班级学生和班主任老师美好的大学回忆。

四、凝心教育,授业解惑

多年来,马胜羽一直致力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其跨学科的创新事迹也先后被东北网、黑龙江日报等媒体报道。他指导的学生和团队在各类大赛中多次代表我校获得佳绩。仅在2014年就代表我校参加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赛事6项,获省级以上和国家级奖励5项。在2014“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上实现了国家二等奖的突破,在大连举办的“富乐资本•你就是奇迹”东北赛区总决赛中,其发起指导的项目和团队分获20强奖项和最佳团队奖,使我校成为东北赛区唯一获奖的高校。2015年带领我校学生在各类的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励4项。10月22至27日,马胜羽老师又代表我校突破性的入围目前国内级别最高、参与最广、影响最大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的决赛。此次黑龙江省也仅只有4个团队入围全国总决赛,我校师生是这4支队伍中唯一的来自高校的团队。我校师生也赢得了同行的认可和尊重。赛后一位同行给他在微信中留言写道:“马老师,您对学生的关爱和付出让所有人敬佩,加油!

他参加工作以来,几乎每年都组织同学和团队代表我校参加全国标志性的创新创业竞赛。先后指导资助团队几十个,辐射和受益学生数百人。时常有其他学校的学生来咨询和探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个人职业规划的问题,无论多忙马胜羽都抽出时间耐心为同学答疑解惑。通过这几年的素质教育活动,马胜羽也逐渐探索出一套赛前组织宣传、赛中全程指导资助、赛后总结疏导的素质教育活动指导模式,并以此积极申报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方面的国家级社科、教育基金课题。

五、细心琐碎,勇于担当

实验室和机关工作都是琐碎的,需要足够的细心和耐心。刚参加工作之初,马胜羽在学院社科基地担任管理员工作,仅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就自费为基地30多台电脑更换主板电池,为学院师生购买和刻录各种教学光盘100多份,安装系统300余台次,安装防毒、办公软件230余次,成功解决微机、打印机各种问题500余次,帮助老师和同学杀毒、解决U盘问题200次,数据恢复20余次。同时完成打印任务4000页,复印任务近30000页。

2010年之后,马胜羽担任素质教育和课堂教学任务。虽然已经不在社科基地工作,仍然承担着全院办公设备和社工和社科两个基地的60多台电脑和20多台打印复印设备的维修、维护和加粉任务。除此之外还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比如院里一些条幅展板的制作、投影仪等办公设备的安装与拆卸、打印机碳粉的一些灌装与硒鼓维修,还有许多师生随时遇到的一些文档、课件、电脑设置的问题。小到开不开门、上不去网,大到对打印机等办公设备的拆机维修。大家都第一时间想到他,他也从不推辞,都第一时间帮助大家处理,有时刚刚处理完一个问题,刚回办公室坐下,马上又有人来求助,甚至有时回来还没坐下,就已经有老师和同学来办公室等候或留言向他求助了。最多时他一天要接几十个求助电话和QQ留言。尽管有时不堪重负,但他还是挤出大量的休息时间帮助大家。仅自学的打印机加粉和办公设备维护一项就为院系节约上万元的经费。另外,由于单位部分电脑打印机超龄服役,他就把家里的电脑零部件、打印纸、激光打印机、喷墨打印机拿到学院作为教学仪器和办公使用。

六、诚心求索,协同发展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他深知只有不断的学习和求索,才能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需要。因此每次都积极响应学校鼓励青年教师参与盯课进修和挂职锻炼的号召,先后于2009年参加GCDF全球职业生涯规划师的培训、2010年到企业挂职锻炼,2012年在北京大学盯课进修,2013年参加省委党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2014年8月参加上海青翼社工教师培训班。

这些年他的工作得到了家人极大的理解和支持。当一些老师和学生求助的电话、短信把熟睡的孩子吵醒时,家人没有抱怨,更多的给予的是理解和支持。两岁多的孩子在熟睡中都能敏锐的判断出电话的震动声,之后用稚嫩的童声拉着长音说:“爸爸,电话,信息,你的同事、学生找你”。每次节日家人都帮着为学生煮鸡蛋、包粽子、买水果默默操劳付出。2014年当他为带学生参加创业大赛筹措经费发愁时,家人会意的为其拿出1万元钱垫付了学生团队参赛差旅的费用。后来在校领导、人文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教务处、校团委、财务处多部门的领导大力支持下,此部分费用最终多部门分担联动得以报销。虽然现在他们一家人仅靠其他1人工资收入维持生计,但是其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指导和资助方面的支出却从不吝啬,仅近几年自费资助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支出就达5000元之多。他深信金钱不是人生的全部,也不是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既然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就应授业解惑,安贫乐道,甘于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