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花绽放冰城

17.10.2015  08:34

  12日晚,第二届哈尔滨对俄文化艺术博览会“演艺面对面”中俄经典音乐作品交响音乐会在哈尔滨音乐厅举行。

  文化交流,是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的重要内容,10月12日-10月16日举办的第二届哈尔滨对俄文化艺术博览会暨第十六届哈尔滨民间民俗艺术博览会则是充实中俄文化交流的有效载体。由市委宣传部、市文联主办的对俄文博会围绕“互鉴的平台,交融的纽带”这一主题,让中俄文化汇聚冰城。5天时间里,中俄艺术家在音乐、舞蹈、绘画、电影、工艺美术、民间民俗和文化经贸等方面展开的系列对话、交流,搭建起中俄文化合作平台,进一步深化了中俄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凸显了哈尔滨对俄合作交流桥头堡和枢纽站的地位。

  主会场遍及全城

  聚合优秀艺术资源,展示当代艺术面貌,打造中俄交流平台,提升城市艺术品质,在这部刚刚成功落幕的文博大剧中,冰城每个人都成了主角儿。

  哈尔滨与俄罗斯的交往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索菲亚教堂、果戈里大街、黄房子、中央大街、斯大林公园等都是中俄文化交流的标志和代表。本届文博会改变一地、一室办展的方式,把这些建筑、文化内涵作为元素,将整个城市作为主会场,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创新和尝试。

  以“哈博会”主会场艺汇家文化商业广场为中心展示区,同时在伏尔加庄园、哈尔滨国际油画交易中心、华坦宝玉石基地、建筑艺术广场、哈尔滨大剧院、哈尔滨音乐厅、哈尔滨电影院等设立分展示区。在中央大街、中华巴洛克等特色街区和各区、县(市)举办多种形式的对俄文化旅游交流活动,形成“一核多点、放射状分布”的展出形式,与中俄博览会中心会场遥相呼应,点面结合,这种展现使对俄文博会深入到城市的骨髓。

  “文博直通车”、“演艺面对面”、“中国梦·老街情”民俗文化展演、萧红代表作《生死场》水彩画插图展、于志学冰雪画作品展和木雕精品展、俄罗斯油画、乌克兰油画、朝鲜油画等绘画艺术展……八大板块36项内容,涵盖了中俄文化艺术的合作交流,更让冰城百姓尽享文化盛宴。

  文博会期间,退休在家的蒋文清带着老伴儿几乎每天都乘车到各个电影院观看电影,他表示,我们两人都特别喜欢看电影,文博会的电影展映特别丰富,还能享受惠民待遇,真的非常开心。

  “哈博会”借势升级

  “想不到这次‘哈博会’有这么多原汁原味的‘纯文化’,参观完后,相当于经历了一次难忘的文化之旅。”哈尔滨市民汪女士的话,道出了不少市民和游客的心声。

  作为对俄文博会中的重要一环,第十六届“哈博会”无疑是一道绚丽的风景。

  此次“哈博会”以“中俄文化交流”为主题。集中展示了龙江流域民俗文化艺术品和具有俄罗斯文化内涵的艺术品,来自省内外的200余位优秀民间民俗艺人参加,展销150个小类别,60余个大类别、3万余件民间民俗艺术品。

  本届“哈博会”推行展销结合的运作形式,与我市一系列中俄文化经贸交流活动相配合。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提升整体品质,颠覆往届单一展销的形式,融入创新元素与俄式风情,内容更为丰富,表现形式更为多样,品牌效应更为显著。

  文化产业项目签约1.5亿元

  哈尔滨文化产业发展近年步入快车道,每年以23%的速度增长。这其中,中俄之间的互动交流、产业项目合作占据了一定的比重。

  对俄文博会上,中俄文化产业项目交流成果斐然,据不完全统计,短短5天时间里,哈尔滨与俄方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合同约1.5亿元。

  “把俄方客商请到哈尔滨来,让他们增强对哈尔滨的认识,就会进一步扩大交流合作的机会和平台,同时,哈尔滨也会组织自己的文化企业到俄罗斯去推介,寻求合作,进行互动式产业项目的沟通,增加哈尔滨文化产业的新鲜内容。”市委宣传部改发办主任孙建伟表示,哈尔滨对文化艺术的大力推介,中外客商在哈尔滨感到的浓浓的中俄文化交流的氛围,这种社会效益意义重大。

  陶冶市民文化情操

  免费参观游览了“哈博会”、俄罗斯油画展、中华巴洛克街区等多家我市特色文博展馆后,李女士大赞“文博直通车”:“平时很少到这些地方看看,孩子白天都上班,没有人带着还真不方便,这个‘直通车’让百姓得到了实惠,开阔了眼界,能够陶冶市民的文化情操,提高市民的文化素养。

  “文博直通车”是文博会主办方特别选择的能够体现文化交流合作的12条线路,也是哈尔滨市政府文化惠民利民的又一个成功尝试。

  “文博直通车”也让外地客人大开眼界。许多来哈参加中俄博览会的客商搭了直通车后,十分感慨:“通过文博会让我看到了哈尔滨的文化底蕴是如此深厚,真是不虚此行啊!

  “互鉴的平台,交融的纽带”。5天时间里,丰富多彩的活动,惠民利民的方式,使中俄睦邻友好和各领域合作更进一步,通过文博会对文化成果的展示,也让哈尔滨市民的文化素质再次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