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教育应该教什么,怎么教?

18.12.2015  09:40

  近年来,随着北大、复旦、北师大、人大等高校的中文系或文学院纷纷创立名称各异的文学创作专业,大学中文系究竟能不能、应不应该培养作家,作家是不是被“”出来的,这些问题再度成为文学界和教育界热议的话题。大学中文系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文学教育应该教什么,怎么教?两位高校一线的文学教育工作者表达了他们各自的看法。

  如何不做“屠龙术

  大学教育中,专业和专业技能是两个关键词。老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对“专业”是这样解释的:“高等学校的一个系里或中等专业学校里,根据科学分工或生产部门的分工把学业分成的门类。”文学作一种专业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文学的专业技能是什么呢?或者说,与文学作为专业相对应的社会职业是什么?文学教育如何付诸实践?

  文学教育应该教什么,怎么教?

  一

  我们首先要追问的是:目前中国大学文学教育“”了些什么?而接受了这种教育的学生大学毕业后主要是做什么工作?文学教育和职业之间有什么关联?

  关于第一个问题,相对比较简单。目前中国大学的中文专业,不论重点大学还是普通大学,不论是专科学校还是职业学校,文学教育的内容和模式基本上是一样的,即以文学史为核心,重文学知识教育。大学中文专业的文学主干课通常有: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等,其他选修课则是围绕这些主干课而展开的,少数大学则有一些特色课,比如少数民族文学、儿童文学、民间文学等。教学内容上主要是文学知识,诸如作家作品、文学思潮流派、文学现象、文学事件等,即使是文学理论也是如此,文学概论、西方文论、中国古代文论、马列文论这是“文论”四大课,基本上都是文论知识介绍。大学毕业条件,除了各门功课考试成绩以外,还有一篇毕业论文,论文写作可以视作“实践”,但它是科研性质的、学术性质的,可以是关于文学的,但不能是文学创作。

  第二个问题则相对复杂些。中文专业的学生就业趋向没有确切的统计,但大致来说,主要有这样一些职业:中小学语文教师、报刊杂志编辑、出版社编辑、新闻媒体记者、政府机关文秘、企事业文秘等。其中最大的就业群体是语文教师。但“语文”和“文学”是两个显然不同的概念,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相当一部分是文学,但非文学作品更多。中小学语文教育从根本上说是文字和文章教育,课文即使是文学作品,也主要是从文章的角度来教学的。所以,中小学语文教育并非中文专业的职业对应,大学中文专业所进行的文学教育在中小学语文教育中其实并没有直接的用处。至于编辑、记者和文秘,他们所从事的主要是文字和写作的工作,文学对他们的工作当然也会有所帮助,但文学及其写作显然不属于他们的职业技能。

  二

  文学是一种古老的职业,人类很早就产生了作家、诗人。文学在人类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阅读和欣赏文学包括看影视是现代社会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的中国也有很多作家,有的是职业的,即以写作为生,有的是业余的,即兼职作家。还有大量的文学写作者,他们写作纯文学作品或者准文学作品,他们甚至不能称为“作家”,但却是一种广泛的存在。

  但作家的产生总体来说并不是大学中文系文学教育的结果。大学文学教育主要是教授文学知识,同时注重文学评价,但作家并不需要多少文学知识。作家需要的是创造性,是对文学的感悟,是对生活的理解与体验以及独到的发现和认识,是文学写作技巧,而这些都不是通过当今的中国大学文学教育能够得到的。对作家来说,除了先天的文学天赋之外,后天最需要的是生活经历和体验,是阅读和理解,是写作训练,而当今大学文学教育恰恰不提供这些。

  中国当代作家中有很多都是大学中文系毕业的,但他们成为作家与中文教育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中国当代作家中也有一些人出身于大学物理、化学、法律、政治等专业,而很多作家包括著名的作家甚至只是小学学历,比如莫言、残雪都没有读过中学。而且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大学文学教育程度越高,产生的作家反而越少,比如中国当代作家中,读中文本科之后成为作家的还有一些,而读完文学硕士、文学博士之后成为作家的则依次减少,因读文学博士而成为作家的人极为罕见。

  理论上,专业学习和工作职业具有对应性,比如学习建筑专业以后就从事建筑工作,学习机械制造专业以后就从事机械制造工作,学习新闻专业以后就从事新闻工作,学习法律专业以后就从事法律工作,这叫“学以致用”和“学为所用”,也是理论付诸实践。这里的“学习”不仅是学习专业知识,也是学习专业技能。但现实的文学教育作为专业则不是这样,首先它只有专业知识而没有专业技能,其次它的理论与实践是相脱离的,文学教育培养的不是文学实践者,文学实践者不是文学教育培养的,文学教育是一个系统,而文学实践则是另外一个系统,前者属于教育系统,后者属于文联系统,两者在行政上和业务上不关联。最后是文学教育成了一种“屠龙术”,即学无以致用。

  文学教育应该教什么,怎么教?

  三

  中国大学文学教育应该改革。而如何改革,我认为主要是两方面的:一是解决文学教育和文学实践相结合的问题;二是解决文学教育中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相一致的问题。文学教育不能封闭起来自我循环、自产自销。

  中国的大学文学教育应该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中国当代文学从作家成长和创作的角度来说,其实还是一种“自然”“自为”的状况,即作家更多地是凭自己的天赋和热情而成长起来的,而文学教育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并不大。政府也从行政上设立了一些机构比如作家协会为作家服务,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专职作家计划、作家扶持计划、作品扶持计划、文学奖励措施等来帮助作家成长,其成效如何,尚存疑问。作家的成长最需要的是阅读训练和写作训练,对于作家来说,最好的帮助是帮助他们提高写作能力、文学鉴赏能力、文学理解能力,当然还包括对生活的反思能力和认识能力,这都是大学教育能够做到的,但中国大学文学教育并没有做这些事。大学文学教育应该发掘作家、引导作家,应该为那些有志于文学创作的学生提供帮助。在这一意义上,文学教育应当改革,应该改革以文学史、文学知识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应该重视普通文学教育、泛文学教育,应该更重视写作训练,更重视文学批评教育特别是文本细读训练。

  中国大学教育发展之初,大学非常少,学中国语言文学的人非常少,所以,那时的文学教育主要是培养专家学者,这种现状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初。但90年代以来,中国的大学迅速扩张,大学已经从最初的精英教育变成了普通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的人越来越多,文学越来越变成了一种素养教育而不是职业教育,“学非所用”,这是目前文学教育最大的问题之一。在这一意义上,中文专业改革应该考虑学生的就业问题,应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从就业的情况来看,中文专业的专业技能不是固定的,是相对宽泛的,比如师范技能、文秘技能、编辑技能等,但比较公共性的技能则是写作技能。写作技能作为中文专业技能,不应该局限于文学创作,而应该是广义的文章写作,文章写作不论是对于中小学语文教育,还是文秘工作,还是编辑工作,都是非常有用的。能够通顺地写文章,我认为这是中文专业最基本的功夫。

  目前中国大学的文学教育主要是培养学术研究人才,这种学术人才除了在大学里进行自我繁殖以外,社会上很少有市场,即使是在文联作协系统也很少有市场。准确地说,在当代中国大学中文系里,文学不是专业,文学研究才是专业,相应地,培养的不是文学人才,而是研究文学的人才,专业是文学而专业技能则是研究文学。在大学中文系里,文学写作是不务正业,老师和学生都是如此,论文写作才是“正业”。大学教师业绩考核和职称评定,都是以学术论文和专著为标准,而文学创作则什么成果也不算。这是不正常的,应该深刻反思和改革。

  总之,中国当代大学文学教育一方面应该重视文学写作,另一方面教学内容应该更加宽泛,更加实用,要适应就业和社会生活,即具有实践性,要学以致用。

  (高玉作者为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中国现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当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教什么 怎么教

  一

  文学教育的萎缩在今天是个不争的事实,“萎缩”不是仅仅指教育规模,而是指包括教育规模、从教者和受教者水平与素质,以及社会影响力等在内的文学教育的整体。文学教育的萎缩当然与文学在我们这个时代的边缘化有关。近年各界对“文学边缘化”有一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共识”,即“边缘化”应该是一种常态——言外之意是像20世纪80年代那样的文学繁荣时代是非常态甚至“变态”。确实,任何一种狂热都不正常,80年代有它自己的问题,但这并不能反证今天文学的“边缘化”就是正常。有人常拿西方某些发达国家为例,说在人家那儿文学也是小众和精英的,这样的比较欠缺了很多其他方面的考虑,比如说社会和人的整体素质问题、物质发展水平问题,这些其实都潜在地影响和制约着文学发展。如果说我们这个时代确实已经健康良好到不再需要刻意地去关注人的精神问题了,那么我们就可以不必再纠结于文学(其实是整个人文学科)“边不边缘化”了——顺其自然好了。但事实却不是这样。

  文学教育应该教什么,怎么教?

  我在国内211大学中文系任教,作为一线的文学教育工作者,我对这种“萎缩”深有感触,也颇为苦恼。每年给新生上课,我都会面对他们提出的一个相同的问题:“学文学到底有什么用?”因为很多学生——这个比例我没有确切统计过——他们考大学的第一志愿都不是报的中文系,而是被调剂过来的,到了可以重新选专业的学期末或学年末,总会有学生转到其他更有“光明前途”的专业去,转专业是需要成绩足够好才行的,很多人成绩不达标想转还转不成……所以我上课时便常有些恍惚:台下究竟坐着多少貌合神离、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学生呢?这样一想就觉得有点荒诞。

  这种情况下,文学教育所面临的挑战无疑是更大了,尤其对于像我这样的身处一线教学岗位的人来说,因为你首先要面对的不是“怎么教”的问题,而是“人家愿不愿意让你教”的问题。有了这个问题,就有了另外一个更致命的问题,那就是你自己“愿不愿意教”的问题。这很容易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如果我们施教者自己对自己的工作都没有兴趣、信心,无法全情投入,那么前一个问题就更无法解决;而反之,如果我们愿意教、想方设法解决问题,甚至精益求精,那么所有问题可能终有一日会迎刃而解。

  在不少人眼里,大学文学教育前景堪忧,但我始终都没有太悲观,倒不是因为我对大学文学教育有信心,而是我对“文学”本身有信心。文学是人类历史最悠久的精神活动之一,传承至今都没有衰灭,这本身就是它魅力的证明——它对真善美的倡扬,对人性的探究,对人类好奇心、想象力的满足与开拓,对人类生活方式、存在可能的探讨等,都是它独有的魅力。文学在现实的层面可能确实没有用,但就像一位诗人反诘过的:“星空也没有用,你取消它试试?!”而就我跟学生接触所了解到的,对文学感兴趣的(包括非文学专业的)其实大有人在,甚至因为感兴趣而读研、读博从事文学研究、写作的也不在少数,这其实并不难理解,因为文学是以弘扬真善美为旨归的(这点它和其他人文学一样,但它同时还有审美趣味性),而爱“”(及“”“”)之心人皆有之,特别是对血气方刚又富有正义感、理想和激情的青年人来说。正义感、理想、激情又恰是文学的“本性”!所以对于我们施教者来说,所要做的可能就是通过自己的“教育”,在文学和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二

  但是当前的大学文学教育,受高校管理体制、学术评价机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很多方面、很多时候都正偏离着文学教育的正途——这方面不再赘言。不过,最令人担心的不是这些外部性的因素,而是我们自己正在失去信心。对传统人文学科来说,目前大环境确实不好——有时甚至比较恶劣,而扭转这一现状又无法旦夕成功,在这种情况下,牢骚、抱怨越来越多。情绪是会传染的,我觉得如果情绪发泄无助于现实改变的话,我们还是应该多想想自己应该做、能够做什么。是的,我们能够做什么?我觉得首先还是要保持信心、传递信心。很多人常说,大学培养不了作家,要中文系何用?其实,这个问题的立论首先就是错的,大学培养不了作家吗?有些作家如莫言、王安忆等因某些原因确实没上过大学(不等于不愿意上),但贾平凹、马原、苏童、林白、陈染、叶兆言、韩东、毕飞宇哪一个不是大学毕业?没上过大学的王安忆就对大学教育推崇备至,她说系统的知识学习对写作其实非常重要,所以她从20世纪90年代起就主动到复旦大学任教,并创办了写作学专业,专门指导青年人。其次,大学中文系的目标也并不是培养作家,王安忆就说过,作家是需要天分的,培养不了,但文学教育却可以教给你一种眼光——打量人生、世界和自我的眼光,让你在烟火世俗的世界之外保有一种理想。其实,对我们这些从事文学教育的人来说,也应该像王安忆一样——保有理想。

  文学教育应该教什么,怎么教?

  从更具体的层面来讲,我觉得有两点也是我们这些身处一线的文学教育工作者能做到的:

  第一是加强美育,即靠文学作品本身的魅力去熏陶。在高校目前普遍“重科研轻教学”的管理体制和业绩评价体系下,教师的时间、精力长期倾向科研,势必会对其教学——包括方式、方法甚至教学习惯等——造成影响,“学术”色彩过重,势必会破坏文学教育原有的灵动、活泼和自由(能在艰涩与平易、严谨与活泼间求得平衡的毕竟是少数)。在我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课堂上,有学生便曾抱怨说怎么老是在背景、思潮等“外围”打转,涉及作品了反而一语带过?其实这里的问题不是别的,而是我们没有另开设专门的作品鉴赏课。因为“鉴赏”从学术的角度来看是最基本也最清浅的,在很多人眼里,重作品品鉴的“文学批评”远不及“文学史”“文学理论”更有学术含量(更潜在的一点是后者更容易申报项目成功)。但其实对学生来说,鉴赏可能是最重要的,因为深入细致地品读一部作品,探寻它的美(继而才是其历史价值等),不仅关乎他们的知识学习,更关乎他们的生活、处世和为人。文学教育不仅是一种知识教育,更是一种情感教育,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者的情绪投入非常重要,那种富有情绪感染力的课堂,往往更具吸引力。

  第二是注重感化,即通过我们施教者本人对世界、自我的认识,尤其是这种认识指导下的实践,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这一点尤为重要,当然难度也最大。因为一方面复杂多元的社会现状,尤其是思想文化现状,使得学生受教育、受影响的难度加大;另一方面教师自己也身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之中,生存压力、理想和现实的冲突等,都对其形成困扰,这种困扰不解决势必会影响到工作。其实,教师确实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因为他的任务和目标是要影响人,所以这一职业可能从一开始就对我们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当然,我们不一定人人都成为道德的高标,但却应守住它的底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对我们文学教育者而言,则是通过“文学”这项有关真善美的事业,在学生和他们的理想——其实也在我们自己和我们的理想——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对于从事文学教育的知识分子来说,文学不仅教人认识生活,更教人如何生活,大学教师如果具备一定的心性修养,则完全可以在和学生的接触中,不自觉地传达和展示个人对生活的艺术化理解和实践,从而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感染和影响(此即所谓“润物细无声”吧),相对于疾言厉色的“批判”而言,这也许不能成为一种替代,但至少算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吧。

  文学教育如此,其他亦然!

  (李勇 作者为郑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中国新文学学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