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大文学院诗社成立大会暨张曙光诗歌朗诵会举行

27.11.2015  12:48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黑龙江大学文学院诗社社长邵波深情朗诵着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25日冬日午后,黑龙江大学外事处多功能厅。室外,寒意沁人;室内,诗意暖暖。

  听闻黑龙江大学文学院诗社成立大会暨张曙光诗歌朗诵会在这里举行,一些诗界“明星”将在这里诵诗论诗,学子们都早早地走进了会场,赶赴一场浪漫的诗歌之约。

  当代诗人杨河山,诗生活网和《剃须刀》杂志创办人之一、诗人桑克,当代诗人冯晏,当代诗人吉庆,当代诗人袁永苹……当一位位因“诗”而闻名的面孔,真实地出现在大家面前时,爱诗的学子们不由露出兴奋而惊羡的神情。

  下午一时三十分,成立大会伊始,黑龙江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刘冬颖转达了文学院院长于文秀对诗社成立大会的寄语:“诗人在希腊语中是创造者的意思。柏拉图说,诗人的灵魂向上界飞行,是灵感的先知。黑大文学院成立诗社既是回归文学学科的本位和专业的本质,又是彰显文学院教书育人的精神底蕴。更为幸运和优越的是学院有国宝级的诗人坐镇,所以天时地利,义不容辞。”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诗社社长邵波说,黑龙江大学文学院诗社名誉社长张曙光,为诗社命名为“明天”,寓意深远。“明天”,就像鲁迅所言:“一切所谓圆熟简练,静穆幽远之作,都无须来作比方,因为这诗属于别一世界。”这种响亮、清澈、返璞归真的感觉,正如诗人张曙光的诗作一样,化繁为简,寓意无穷;同时,“明天”也代表成长、创新、未来和无限憧憬;更重要的是“明天”寄托着诗人张曙光对诗社,对年轻朋友的希望,是代表着“明天”启航远行的祝愿。

  诗社初立,吟诗论诗。陈爱中、邵波等人就诗人张曙光的诗学观及其诗歌的特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邵波说,张曙光老师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是一位极具分量、实力型的、有重要影响力的诗人。在中国最权威的版本《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当代诗歌史》中均占有一席之地,在国内外诗坛享有盛誉。很多诗学研究者和硕士、博士生把张曙光老师的诗歌作为研究对象。

  在大家的期盼中,张曙光讲述了自己的写诗历程。他说:“我一九七八年开始写诗。早在这之前就读过很多诗,但从没想到自己会去写诗。开始是自己偷偷地写,后来认识了学校一些写诗的人,大家就经常在一块聊诗。这些人中就有哈金。一九八一年,我在《北方文学》上发表了七首诗,诗人沙鸥配发了短评。这是我第一次公开发表作品,到现在已有三十几年了。有人问我,写诗给我的生活带来了什么?美国诗人弗罗斯特有一首很有名的诗《一条没有选择的路》,在里面他说当他选择了一条路时,就必定会放弃另一条。但他的选择给他‘带来了不同的风景’。我想就是这样。写诗富有挑战性,常常会让你心灰意冷,但也会让你内心充实。我想这就够了。”

  研讨中,文学院师生及诗人嘉宾纷纷登场。他们的深情朗诵,为一首首或伤感、或优美的诗作赋予了神奇的生命力,也为其做了解读。桑克为大家倾情朗诵了张曙光老师的《关于霁虹桥》、《他们来了》,并带来了他自己的诗作《读史》,深情的诵读引发了观众们的热烈响应。冯晏的《在海上》、杨川庆的《这不是最后的声音》、杨河山的《康季莲娜乐器店》、袁永苹的《癌症房》、吉庆的《跟随》,也都声情并茂,让人为之动容。

  两个小时的时光,不觉间溜走。面对观众们不舍的眼神,张曙光深情劝勉道: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是语言的精华,是智慧的结晶,是思想的花朵,是人类最纯粹的精神家园,希望爱诗的孩子们能够用诗歌去沉淀,沉淀属于自己的不一样的人生。

  图为张曙光现场接受访谈。许智超摄

编辑:鲁光
张献忠沉银遗址被确定在四川彭山
  据新华社成都12月27日电(记者童方)记者27Hljnews.Cn
“莱茵”杯钢琴比赛黑龙江赛区选拔赛举行
  黑龙江日报讯(记者潘宏宇)由德国杜塞尔多夫音乐Hljnews.Cn
2015西泠秋拍开槌莫奈作品成交价逾2000万元
  据新华社杭州12月27日电(记者冯源)西泠印社Hlj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