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踏青方便你我他 快乐端午温馨哈尔滨

09.06.2016  16:47

包粽子比赛。

抽空抓紧吃口饭的交警们。

 

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随着6月8日的“下班雷”的响起,2016年端午小长假拉开了帷幕。

今年端午恰逢高考结束,很多考生也加入端午出游的人群一起放松心情。大家漫步于江边或是商圈附近,虽然人流密集但秩序井然。弘扬节日文化习俗,文明出行的风尚在每个哈市市民间悄然传递。文明过端午、绿色出行的方式不仅方便着城市中的你我他,也让这个端午格外的温馨与快乐。

包粽子“激活”传统节日“老外”也喜欢

为彰显和弘扬中华民族多姿多彩的民俗节日文化传统,营造端午节日氛围,提高群众的节日参与度,黑龙江省博物馆邀请几十名哈市群众举办了包粽子比赛。随着“裁判”哨声响起,每个参赛者都将手中的粽叶折叠成漏斗状,装上一把糯米后,使劲一捏再用绳子紧紧捆住,一个粽子就完成了。看似简单的动作对一个初学者来说确实很难完成的。在五分钟的比赛时间里,包粽子的参赛者成为了众多观众膜拜的对象,其中不乏国外友人认真的学习起来。通过翻译得知中国包粽子的习俗后,来自美国的“翠西”说,一定要趁这个节日的时候在中国品尝一下粽子的味道,这将成为她旅行过程中一个难忘的记忆。

扭秧歌演话剧 端午活动精彩异常

除了包粽子,扭秧歌也是很多市民庆祝端午节的一种方式。旱船秧歌表演在空旷的广场上如期上演。由来自普通社区居民历时一个多月编排而成,表演场景幽默诙谐,又不乏鲜活性和亮点,表演人员与观众热情高涨。别看扭秧歌的表演者以老年人居多,但是大家的舞步十分轻盈,手中的扇子随着舞步挥舞十分的好看。

大鼓、唢呐、啰等传统乐器发出的悠扬乐曲如此悦耳,秧歌队伍优美的舞姿如此悦目。自然吸引了很多出行的市民驻足,很多人纷纷拿出手机对眼前的景象进行拍摄。

由龙博剧社自编自导,由相关科室工作人员参演的话剧《屈原》更是独树一帜,介绍了屈原一生的坎坷经历另人印象深刻。

文明踏青让激情端午更温馨

8日傍晚,踏青祈福的市民及游人开始从四面八方向松花江畔涌动,中央大街、沿江公园游人如织。记者注意到,无论是游客,还是商贩,都在恪守着城市的“全景文明”:随身携带环保袋自收垃圾的年轻情侣;手拿冰棍杆蹒跚走向垃圾箱的小女孩;一次次弯腰拾起游人不经意丢弃垃圾的普通老太;沿街商家主动提醒游人保护环境,免费提供环保袋;每一次全景拍摄,定格的都是冰城迈向更文明的脚印:每个人的细节“一小步”,汇聚城市文明“一大步”。

今年的端午,中央大街取消了以往的占道摆摊经营。兜售生意的商贩们,配合着管理人员的要求,流动地,不影响交通地向行人售卖商品。没有了喧闹的叫卖声,没有拦客的促销,有的是人多而不乱的景象,却让商贩们的生意异常火爆。

记者注意到,来自道里区的社区志愿者们在友谊路、中央大街上,协助交警和管理人员疏导行人,文明的踏青,让节日里来到江边的市民能够更惬意地休闲漫步,畅玩端午。

野餐市民自备垃圾袋 垃圾比去年减少10%

在九站公园、斯大林公园和中央大街的人群中,随时可以看到在辛苦作业的环卫工人。不过,记者注意到,在环卫工人拿着的垃圾袋中,垃圾真的很少,大部分都是落叶和杂草。在斯大林公园内一位正在保洁的工人告诉记者,这几年游客的素质明显提高,很多在公园内野餐的市民,都自己准备了垃圾袋,临走的时候将垃圾放进附近的垃圾箱内。地面上很少有被随意乱扔的纸屑和包装袋。今年的活干起来很轻松,垃圾数量比去年要少一两成。

记者了解到,为确保端午节日期间市容环境卫生质量,市环卫部门在端午前夜将主次干道保洁时间延长至0时。截至9日上午9时,市环卫部门针对松花江两岸集中踏青的区域共出动各类环卫机械设备222台,作业人员2720人,共清理垃圾110吨,比去年减少约10%,清扫作业提前完成。

文明出行缓解江边交通压力

记者从哈尔滨市交警部门了解到,与往年相比,今年因受管控区域与地铁建设施工分流区域重叠、高考考生集中外出游玩等因素影响,8日沿江管控区域交通压力相比去年将大幅度增加,停车泊位也将严重供给不足,交警为此提前提示市民理性出行,避免8日晚集中前往沿江区域游玩。

据介绍,为确保端午节活动顺利进行, 8日晚17时30分哈市对松花江南岸的景阳街、南极街、田地街、西十六道街、经纬街、友谊路、防汛路、江畔路所围成区域内的道路(含上述路段),以及江畔路(港务局至公路大桥)、松花江公路大桥的交通采取分流管控措施。

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市民选择乘坐公交车或步行前往江边景区,极大地缓解了交通压力。很多市民都自觉地将车停在距离江边几站地远的区域内,避免增加道路交通的压力。

防洪纪念塔前游人如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