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文艺工作者:抓精品力作 展文化魅力

26.10.2017  20:39

    “十九大报告为文艺创作指明了方向,大家听了非常振奋!省京剧院今年创排的《奇女无容》和《南界关》都是在深挖传统老戏精髓的基础上,创作的弘扬精忠报国精神的大戏。剧院的演出日程排的很满,从省内到省外再到国外都有,我们边演出边完善,大家加班加点干劲儿十足,力争把作品打磨好,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通过国粹展现中华文化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省京剧院院长于峰兴奋地说。

  周末,省京剧院的两个排练场依然热火朝天。导演常世雷告诉记者,今天要排练两部剧目,分别是文化部京剧“像音像”工程剧目《穆柯寨》和即将赴澳门演出的传统戏《红鬃烈马》。周六演职人员也没休息,排演了近期演出剧目《大登殿》和《断桥》。除演出外,大家都是8时30分就来到剧院,中午经过短暂休息,一直排练到17时多,已经形成了风气。刚刚过去的双节,演职人员也只休了中秋节一天。

  大家为什么干劲儿十足?剧院新一代当家名旦马佳笑着对记者说,党和国家这么重视国粹,国内外的观众这么喜欢京剧,省京剧院作为全国十大京剧院团之一,一直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植,我们京剧人真是发自内心的高兴和自豪!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作为京剧艺术传承者,我们有责任把国粹继承和发扬好,精益求精,讲好中国故事,向国内外观众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软实力。

  十八大以来,随着党和国家对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高度重视,在省委省政府的扶植下,省京剧院以出人才、抓精品、重服务、提质量为根本要求,创排了《奇女无容》《月照塞北》等多部经典力作,深受京剧界专家和观众的好评。其中,《奇女无容》以高超的艺术手法,弘扬了家国情怀和民族主义精神,近期参加第八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展演,受到观众热烈欢迎,被文化部专家点评组评价为京剧节上的“一匹黑马”。

  于峰说,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我们接下来将重点创作一部革命题材现代京剧《关东那座山》,讲述解放战争初期,东北人民在中共东北局的领导下,誓死保卫《东北日报》的故事。今后,省京要继续巩固近年来人才工作频现亮点、屡见实效的成绩,加大“送出去,请进来”的培养力度,引入高水平外部师资力量,提升专业人员技术水平。同时继续坚持多渠道开发艺术人才力量,做好与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签约定向委托培养京剧艺术人才项目的工作,积极优化我省京剧事业的后备人才结构。

  京剧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之一,为积极向世界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省京剧院近年来不断将黑龙江京剧艺术推向国际舞台。仅2017年,剧院先后赴新西兰参加“中国文化周”活动,为新西兰人民带去精彩的京剧表演和生动的京剧艺术讲座。其中,“街头快闪”创新性传播手段,深受当地民众好评。赴德国参加交流演出,所到之处观众座无虚席。接下来,剧院还将赴澳门等地开展特色公益演出和京剧艺术讲座等活动,并将赴丹麦等国家开展“欢乐春节”等部省合作项目活动。(作者:杨宁舒)

“龙”牌精品好戏连台
  “十一”前夕,两部由黑龙江出品的十九大献礼剧目,新华网黑龙江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