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成就梦想 爱心传递希望 佳木斯市桦川县妇联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

02.12.2015  18:28

      近年来,伴随我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造成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迅速增加。由于亲情缺失和监护缺位,留守儿童出现生活失助,学业失教,心理失衡等现象。桦川县妇联以“留守儿童之家”为依托,争取社会力量,深化关爱内涵,提升关爱质量,从简单的生活关爱扩大到心理的关怀与人格的塑造,为留守儿童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

        一、展开调研,发现需求

        为了针对留守儿童的特殊需要,有效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县妇联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我县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和教育问题等情况展开调研。在深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县妇联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了详细档案,内容包括家庭住址、班级、家长姓名、监护人、在校住宿情况、父母务工地址、联系电话等,以便及时掌握留守儿童动态,加强与留守儿童的交流、沟通,帮助留守儿童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经过总结与分析得出如下结果:心理发展方面,留守儿童因缺少与父母沟通交流的机会,在遇到失败、忧郁、悲伤、愤怒、孤独等情绪时,因没有可以信赖的长辈予以关怀和指导,致使留守儿童在心理上容易走向极端,出现自卑自闭、自暴自弃、缺乏自信、孤僻内向、性格冷漠等问题。教育方面,由于缺乏父母有效监管,留守儿童很难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留守儿童正处于建立认知结构的关键时期,错过心理发展与认知结构形成的关键时期将对留守儿童的个体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而这一影响将无法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得以有效的弥补。针对上述问题,县妇联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以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留守儿童在家庭关爱与教育监管方面的缺失,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二、传递亲情,传递温暖

      县妇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使90位“爱心妈妈”与留守儿童实现对接。在“六一”儿童节前夕,县妇联组织“快乐成长,放飞童心”关爱留守儿童传递亲情活动,“爱心妈妈”与自己认领的留守儿童一起做游戏,一同参加“我给远方父母送去节日问候”、“给亲人打一次电话,寄一封信、一张卡片”主题活动,促进留守儿童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引导留守儿童树立坚定的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让留守儿童重温久违的亲情。“爱心妈妈”时常与留守儿童的指导老师联系,做孩子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品德的教育人、成长的保护人。此外,县妇联还开展“共享蓝天、爱心关注”贫困留守儿童活动,赴星火乡朝鲜族学校慰问10名贫困留守儿童代表,为孩子们带去了步步高牌复读机和励志书籍,受到了学校和孩子们的热烈欢迎。

      三、传递理想,传递希望

      根据留守儿童的分布情况,县妇联以乡(镇)为单位,以中心学校为阵地,建立“留守儿童之家”。为丰富留守流动儿童的业余文化生活,县妇联在全县五所“留守儿童之家”开展“情系留守流动儿童,爱心图书漂流”活动,帮助留守流动儿童解决知识学习和心理健康发展等方面的困难,使留守流动儿童感受社会各界的关爱。首先,县妇联制定并下发活动方案,与县教育体育局沟通协调,对图书漂流活动进行周密部署,在县实验小学开展募捐活动,继而召开启动仪式,将募集2000余册图书平均分发到五个“留守儿童之家”,实现了爱心图书漂流。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不仅对学校和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教育体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当前留守儿童数量有增无减的情况下,留守儿童问题的深入解决仍然任重而道远,我们该做的,就是凭借妇联这块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的坚固阵地,整合资源,多方筹措,促进留守儿童问题的进一步解决,让留守儿童这个今天的家庭问题、明天的社会问题,成为全社会都来关心、关注、关爱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