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升级释放振兴新动能 哈尔滨全力以赴推进大项目建设综述

21.05.2016  16:01

  伴随国家密集出台的多项政策利好,哈尔滨迎来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4月,哈尔滨市重点产业项目全面开复工,沐浴在国家支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春风里,城市迎来了项目建设的“黄金施工期”。

  今年,哈尔滨市确定重点项目204个,总投资2786.2亿元。其中,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110个,5亿元以上服务业及园区基础设施项目94个。1~4月,全市已开复工163个重点产业项目,完成投资47.8亿元,比计划投资进度多了30.4亿元。

  战略性新兴产业领航

  在松北区科技创新城内,哈尔滨万鑫石墨谷科技有限公司去年10月投产的两条(中试)生产线,可年产石墨烯导电浆料和碳纳米管导电浆各1000吨,今年,石墨烯导电浆料产品获得国内外多家动力锂离子电池制造企业的产品质量认证,已销往韩国LG等企业,产品订单不断。目前,万鑫石墨产业园正紧锣密鼓做开工准备,我省储量丰厚的鳞片石墨资源将实现从最基础的原料销售到顶尖的高科技产品输出的华丽转身。

  同样位于松北科技创新城的航天海鹰(哈尔滨)钛业有限公司,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控股公司,项目总投资16.75亿元,是集研发、设计、制造、服务为一体的高端钛产业基地,是我国高端钛合金行业的领跑者。目前,钛产业园基建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正在进行工艺设备调试。总经理肖波介绍,该项目一期五大业务领域包括:钛合金精密铸造成型,钛合金精密塑性成型,钛合金粉末成型,钛合金3D打印的粉末制造、装备制造及工程应用,精密加工及系统集成等。2017年,将形成产值4亿元。2020年,产值预计达到20亿元,拉动上下游产业百亿元产值。

  像这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哈尔滨不断落地生根。今年前4个月,全市开复工88个工业项目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59个,完成投资16.3亿元,分别占工业项目的67%和78.4%。呼兰区干细胞工程技术中心、圣泰生物制药,平房区福特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等一批科技水平先进、产业带动力强、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广阔的产业项目相继开复工,为全市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了动力。

   重点产业集聚度提升

  据哈尔滨市发改委介绍,在今年哈尔滨市重点产业项目中,有89个集聚在哈尔滨新区,年计划投资达131.4亿元,分别占总量的43.6%和42.6%。除体量较大的商贸综合体外,新上项目基本都落户到产业园区。产业园区在带动关联产业发展、加速产业集群形成等方面的载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在全市层面,哈尔滨形成了规划引领、招商引资、创新驱动、园区承载、金融支撑、人才保障和创优经济发展环境七个环节环环相扣、步步紧跟的产业推进体系。各区县(市)也在实践中探索总结出一套符合本地实际的思路办法。南岗区提出“一个地铁轴线、五条经济带、三大商圈、六个园区”的“1536”区域经济发展布局;道里区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核心,深入实施“东部大提升、西部大开发”战略;呼兰区提出“一城一谷一集一纽”发展战略,集中优势资源,着力打造北方药谷。这些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思路举措,对加快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在产业项目引进布局上,哈尔滨市强调既要立足自身比较优势,又要注重与全市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相衔接、保持一致,实现项目区域布局的最优化。“巴木通方依”区域一体化建设中,相关各县都遵循资源共享、各有定位的原则,围绕各自重点产业抓招商、上项目,五县区域内的生猪屠宰加工集中到巴彦,肉鸡加工推荐到木兰、方正,有效防止了低水平重复建设,形成了资源集聚、产业共建的良好势头。

  “十二五”期间,哈市园区建设引导资金扩大到8亿元,重点园区承载功能持续提升,经开区、高新区、利民和宾西开发区呈现出产业集聚、产城融合发展新态势,并成为未来哈尔滨新区发展的重要基础。

  项目全周期服务跟进

  近年来,哈尔滨市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挑战,以“一本经念到底”的韧劲,抓紧抓实产业项目建设这一牵动经济增长的“牛鼻子”和“关键点”。为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对项目实施了全生命周期服务,从项目谋划、开工、推进到竣工验收,强化项目服务管理平台作用,逐个建立工作台账,一个部门一张表格,一个项目一个路线图,按周跟踪推进,确保完成阶段性工作目标。

  各区县(市)牢固树立了产业项目建设第一要务的工作理念,谋划、生成、建设项目的能力和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南岗区围绕破解产业项目“落地难”,建立了“1+5+6”服务通道,成立大项目服务联盟,实现产业项目建设全要素服务闭合,有效促进了产业项目建设提速增效。道里区注重提升产业项目招商工作深度,在立足自身区域优势,瞄准产业前沿,不断加大项目谋划引进力度的同时,聘请第三方机构对入库项目进行深度包装,确保洽谈对接的项目不仅数量多,而且成熟度高、签约落地快,在较短时间内就打造出哈尔滨创新金融产业园、群力松江湿地、龙门科技众创空间等一批新业态、高质量的好项目。松北区的“项目+净地、项目+人才、金融+产业、资源+环境”的项目建设保障机制,巴彦县的项目评审和退出机制,宾县的服务项目4条“金标准”,依兰县的“四级五层联保联推”机制等一系列加强项目建设服务的好办法、好措施,都有力地推动了产业项目加快建设。目前,全市上下实现新一轮产业项目大建设、快发展的基础坚实,势头强劲。

  产业项目积攒振兴后劲

  2012年以来,哈尔滨市共实施2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2671个,完成投资4700多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900多亿元、利税200亿元,新增就业10万人。这些产业项目的支撑带动,为哈尔滨积攒了发展新动能,使之能够成功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保持稳中趋进的向好态势。今年一季度,哈尔滨市GDP能够同比增长6.6%,产业项目的带动作用至关重要。

  产业项目加快了结构调整步伐。随着中小型燃气轮机、哈工大机器人等一批高端装备制造业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工业结构持续调整优化;万达文旅城、华南城、传化智能公路港等一批现代服务业项目的引进建设,提升了城市产业层级和城市功能品质;通过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带动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432家,今年一季度,全市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4.6%,高于上年同期7.9个百分点,产业转型升级初见成效。

  产业项目提升了城市吸引力。产业项目建设不仅扩大了投资、创造了效益,更带动了市场消费和城市繁荣,随着海宁皮革城、哈西万达等商业中心,凯宾斯基、松北香格里拉等高端服务设施相继建成投用,以及中俄博览会、冰雪节、“迷人哈夏”等展会和系列文化旅游活动的成功举办,城市影响力和吸引力更加凸显,太平国际机场年吞吐旅客继2013年首破1000万人次大关后,去年攀升至1405万人次,今年一季度再次居东北四个副省级城市之首。

  产业项目提高了经济运行质量。一季度,哈尔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迎来正增长。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比增长7.2%,增速高于上年同期13.8个百分点,高于年度预期目标5.2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新增科技型企业184户,新增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先行指标实现增长。货运总量完成同比增长3.7%,增速高于上年同期21.8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4.9%,增速高于上年同期8.3个百分点。(记者井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