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会议召开

03.11.2016  13:34

  本网讯 为扎实做好2016年我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交流研讨各地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经验做法,11月2日下午,省农委召开2016年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会议,省农委科技教育处副处长李宁分析当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新形势新任务,部署今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 

  会议强调,“十三五”是加快推进我省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面临着新形势新情况新要求。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必要性、紧迫性要有更深的理解,只有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才能保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得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会议强调,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总体来讲,就是“一条主线、两项计划、三大环节、四个提升”。一条主线,就是“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构建职业农民队伍”。两项计划,一是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二是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三大环节,一是教育培训环节,二是认定管理环节,三是政策扶持环节。四个提升,一是有效提升农民职业化素质能力,二是有效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能力,三是有效提升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保障能力,四是有效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管理服务能力。

  会议要求,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重点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1、把握总体要求。2016年我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以28个贫困县为重点,全省计划培训扶贫攻坚经济合作组织带头人6950人,村级农民技术员3010人,优秀农村实用人才500人,现代青年农场主300人,生产经营型合作社理事长(指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和农机大户)500人,烘干塔操作员250人,总计11510人。 

  2、推进“四个创新”。一要实现从“培训”到“培育”的创新,二要实现从“办班”到“育人”的创新,三要实现从“过程考核”到“绩效考核”的创新,四要实现从“传统培训”到“现代化、信息化培训”的创新。 

  3、抓住“五个关键”。一是遴选培育对象,二是确定培训机构,三是明确培训重点,四是创新培训模式,五是规范资金管理。 

  4、抓好示范带动。要充分发挥新型职业农民在精准扶贫中的引领作用,在新型职业农民的引领下,解决贫困农民缺技术、缺资金、缺管理,难以搞好产业项目的现状,带动贫困农民对接市场,形成产业扶贫的良性循环机制,促进精准扶贫对象就业、创业。 

  5、强化体系建设。体系建设是事业发展的基础、支撑,也是优势。目前,农业部正在组织编制相关规划,目的就是提升主体培育能力。各地要统一思想,积极采取措施,加强系统工程建设。

 

  省农广校副校长陈若男解读2016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方案,肇东、北林、林口、宁安四个示范县从本地实际和不同的角度做了经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