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土地上了“户口本”儿农民心里托了底儿

26.05.2016  10:04

  五月,播种的季节,望着大田里刚刚钻出的嫩苗,方正县2.75万户农民心里美滋滋的。去年,他们拿到了国家颁发的“红本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自家的土地上了“户口本”,心里托了底。今年春节过后,他们早早办下贷款,买种子化肥,插秧播种,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

  2011年,方正县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县,经过各方努力,截至2015年上半年,全县共核查实测耕地面积126万亩,“新增”地源25.6万亩;应发证农户2.8万户,已核发2.75万户,占总数98.2%,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基本完成。

  方正把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列为全县“一号工程”,采取“一村先行”、“一乡试点”、全县推开的方式全力推进。

  一是“保五有”。有领导,成立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有部署,制定出台了《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方案》和《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流程》;有力量,抽调1800多名县乡村干部组建工作队;有经费,通过对上争取和县级财政出资,包括乡、村两级投入,筹措资金1800多万元;有技术,聘请国家、省市专家及科技人员进行指导,保证工作人员正确使用GPS、高清影像等现代化设备。

  二是“把五关”。把好调研摸底关,根据航拍图、土地使用证、承包合同、土地台账等相关资料,摸清了现有底数;把好实打实测关,采用GPS和绳尺相结合方法,精确测量,做到地点、面积、责任人、使用者、发生时间、土地权属“六查清”;把好数据汇总关,将实测数据逐地块进行梳理制图、分类、录入、核对、登记、建档;把好核实颁证关,绘制农村土地承包地籍平面图,形成地块分布图并导入管理软件编辑制图,打印承包经营权证书进行发放;把好科学管理关,投资470万元建设了县、乡、村三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规范了农村综合产权的发包、租赁、抵押、拍卖、出售、出让或转让等管理和交易行为。

  三是“促五新”。维护粮食安全有了新保障,确权后农民种地积极性提高,敢于投资,改良耕地,实现了粮食产量稳中有增;壮大集体经济有了新途径,确权后新增并纳入“三资”管理的耕地,为集体经济增收拓宽了渠道;促进农村稳定有了新保证,确权化解了大量因权属不清、农林矛盾、农企矛盾及农户自行串地、转包等问题引发的纠纷;发展现代农业有了新基础,确权后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步伐明显加速,已率先在哈市建成了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打造高标准大方田,提升了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水平;加快城镇化建设有了新动力,一些农民将土地流转后,举家进入城镇发展二、三产业,方正被列为全市整县推进城镇化试点县。(记者谭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