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旅游局改革旅游项目专项基金分配办法

15.06.2014  10:56

  “我们申请的项目资金将用于《千回大宋》暨小宋城二期工程,投入到停车场、旅游信息咨询中心等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中,工程建成后预计年营业收入将达3.5亿元。”6月12日,开封市旅游局局长刘震回忆起当时紧张的竞选答辩,依然难掩激动的心情。

  刘震说的竞选答辩,是2014年河南省旅游业发展专项基金分配现场竞争阶段。设在郑州一宾馆内的考场不大,答辩席、评委席、监督席和随行人员席齐全。评委席上打分的专家,是24小时前刚从旅游、财经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的;专家现场提出答辩问题,现场公布项目得分。面对压力,平时在主席台上经常发言讲话的旅游局局长、景区董事长们,虽然无一例外进行了精心的准备,但演讲时也难免紧张。

  2000年设立的河南省旅游业发展专项基金,对全省旅游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引领作用。但僧多粥少,“撒胡椒面”的分配方法已无法对重点旅游项目建设产生实质性推动,资金分配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

  怎么改?通过赴广东等地调研,学习借鉴兄弟省市的经验,省旅游局局长寇武江说,资金分配改革的方向是扶持重点更加突出,分配的过程更加公开透明,监督机制更加严格到位。集中财力办大事,意在通过省旅游发展专项基金引导地方财政资金及各类社会民间资金的投入。

  钱给谁?“城市旅游是大数据、散客化时代旅游目的地竞争的重要依托,旅游度假区是世界旅游业从观光游览向休闲度假转型的重要载体,而这两者恰恰是河南省旅游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因此,专项基金今年专门扶持这两类项目,加速推动河南省旅游产品的转型升级。”省旅游局副局长张凤有说。

  于是,今年的4000万河南省旅游专项资金首次采取竞争的方式分配;首次将扶持数量从50多个压缩到6个;首次由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国土厅、省环保厅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评审;首次采取所有评委现场亮分;首次请纪检、新闻媒体全程监督。

  6月5日,在经过合规性评审、实地核查、现场竞争、网上公示等全套步骤后,6家赢取项目资金的单位正式出炉。城市旅游类项目两个,由许昌市魏都三国文化产业园旅游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封市一城宋韵文化娱乐中心旅游公共服务建设项目(《千回大宋》暨小宋城项目)夺取,各获扶持资金800万元。旅游度假区类项目4个,分别被焦作市云台山、驻马店市嵖岈山、平顶山市鲁山大佛、南阳市老界岭等4个度假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及基础设施项目获得,各获扶持资金600万元。

  省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所长郑泰森认为,此次项目分配方式是由“人分钱”向“制度分钱”的变革,阳光操作有助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改革专项基金分配方法,只是河南省旅游改革的一个方面。”寇武江表示,“下一步,省旅游局将在有条件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开展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在体制机制创新、投融资体制改革、品牌推广等方面先行先试,全面提升旅游产业规划化、品牌化、市场化水平,努力把河南省旅游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