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设计的“冒险”旅程——访全国大学生可持续建筑设计竞赛特等奖获奖团队

03.04.2015  13:41

                哈工大报讯(周珂/文)古朴的灯光、整齐的桌凳、一张图纸、几把尺规、三三两两的学生围聚在桌子上交流着。在2014年全国大学生可持续建筑设计竞赛中,建筑学院大三学生付豪、吕杭达、张雨峤组成的团队,在建筑系教师李玲玲、席天宇指导下,创作的作品“围核”从500余份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夺得大赛唯一一项特等奖。在竞赛中,他们携手并肩,一起经历了一次丰富精彩的设计“冒险”旅程。
              由浅入深,步步生成“围核”
              团队成员均是第一次参加“可持续”的主题设计竞赛,一拿到题目大家便开始积极商讨如何着手。“我们思考之后,觉得‘可持续’一是一般意义上能源、生态的可持续,是技术层面的;二是社会文化层面的可持续。而最初我们的重点也就放到社会文化的可持续上。”付豪说道。
  在更深入进行探讨时,3人遇到了困难——文化可持续这一命题过大。只通过某一栋建筑去定义丰富而复杂的社会文化绝非易事。如果用四合院式的建筑包围着一个现代建筑或许是一种文化的持续,但是这种设计手法较为普通。
  如何巧妙地设计?3人冥思苦想,陷入一段瓶颈期。他们找到指导老师,多番讨论后终于看到一丝曙光。张雨峤说:“我们后来发现,与其表达文化的融合,不如考虑建筑系学生日常生活方式的整合。用‘围’的形式突出主次。通过‘围’空间与‘核’空间的相互结合与穿插,创造一座适合现代建筑学教育模式的建筑系馆。”
  团队从建筑系馆本身的空间类型和建筑系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将“围”空间定位为学生自己创作的工作室,私密性强。将“核”空间定位为交流研讨的场所,开放性强。以此为前提,将大“核”置于形体中央,产生向心;将小“核”置于“围”的内部,产生融合。就这样,他们把思路拓宽,从建筑的使用者——人出发,扎根于建筑系学生日常生活体验,带着慢慢生长中的“围核”,开始了自己的设计的冒险。
              设计思路受路易斯·康影响
              一个设计方案的生成总要经过复杂深入的思考过程。“除了行为之外,我们设计还受到路易斯·康的影响。”付豪介绍说。学设计的学生总与画笔有一种特殊的缘分,他顺手拿起桌子上的笔行云流水地画了张草图,边画边介绍:“路易斯·康的空间等级理论你知道吗?他认为空间是分等级的,而我们的设计也从私密性程度给各个不同功能的空间进行划分等级。所以才有了‘围’、‘小核’、‘大核’这些分层明确的空间。”
  “设计建筑系馆时,我看完了路易斯·康的所有案例、空间秩序方面的书。付豪说,自己开始设计系馆、思考方案如何发展时,再去看路易斯·康的案例,恍然发现他原来是这么思考的,我也去试试看。”
  学习经典作品,研究大师的思想,让知识沉淀,形成自己对建筑设计的思考方式,这就是团队的理念。
  指导教师李玲玲、席天宇评价这个作品说:“建筑注重空间。‘围核’的外观简洁,但内部空间丰富多彩。3名学生用一个非常简明、实际性的概念,设计出了十分突出的成果。”
              团队合作快乐默契
              最初3人沿着自己的设计思路钻研各自的方案,时机成熟后便与指导老师聚在一起相互讨论,取长补短,确定了其中一方案重点发展,继续埋头苦干。付豪主要负责继续深入思考方案的完善,张雨峤负责思考建筑技术和建模,吕航达负责各项细节和效果图等。3人配合十分默契,每项任务都高效完成。
  “决定要做一件事,不要因为‘别人去,我也去’,那样毫无价值。但如果你已然考虑清楚下定决心要去做,哪怕以少睡觉、不休闲为代价,也要坚持下去。”团队成员们都觉得,坚持自己最重要的是思考和学习,有了底蕴才不会轻易妄自菲薄。
  参加此次建筑竞赛的同时,3人也参加了另一个建筑设计竞赛。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下,他们很好地分配时间、精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次竞赛对他们而言只是一次经历、一次积累,设计之路才刚刚开始,他们前方还有万里征途。

编辑:张东杰 来源: 哈工大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