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我在哪里,总有你在身边”

26.11.2015  17:34
    “无论我在哪里,总有你在身边”,这是网友“林间清风”在黑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新浪官方微博“龙江气象”上的留言。     从最初的传统媒体,到开发掌上气象为农服务APP,到后来的交互式网络电视,再到如今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互动“直达”用户,黑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不断扩大巩固服务“阵地”。     数字背后的故事     这是由一串串数字记录的新媒体成长史。2012年,黑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开通新浪官方微博;2015年,粉丝量达46.8万,“龙江气象”在全国政务微博省份榜中被评为“本地最佳”,位居黑龙江政务微博用户榜第一。     “在‘互联网+’时代,气象服务要有特色,要真正对公众产生影响力。”黑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主任于宏敏对于新媒体气象服务深有体会。新媒体气象服务到底对黑龙江的公众产生了哪些影响?黑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用行动做了最好的注解。     今年,黑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首次受邀参加由省政府主办的“2015‘互联网+’黑龙江峰会”。该峰会是黑龙江省政府为推进国家“互联网+”战略实施,第一次联手新浪网、阿里巴巴集团重磅打造的高峰论坛。在峰会上,黑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捧回了“2015年黑龙江省直机关政务新媒体综合影响力奖”。     小编背后的努力     假期对于黑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微博工作小组的小编来说也意味着忙碌。其实,无论是否放假,无论她们人在哪里,都要把气象服务工作带在身边。     由4人组成的微博工作小组,清一色是“女将”。她们有的是“辣妈”气象编导,有的是热爱旅游的90后美女主持人。她们经常在五点多就要开始工作,只为在第一时间发布最新鲜、最有特色的气象服务信息。     这个打破岗位与科室界限的工作小组非常注重积累和学习,她们每天发送50多条原创图文微博,每天与粉丝互动300多次,把气象专业术语转化为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微博体”,逐渐成为微博的专业“写手”。     微博工作小组有一份近20条的微博发布内容与工作时间值班清单。而清单的背后,是黑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对于新媒体网友的潜心分析。在国庆长假,她们根据粉丝需求与浏览高峰期的特点,以旅游、出行参考为主题,编排内容充分考虑到网友出行和服务需求,语言幽默接地气,内容贴近生活,获得了网友的好评。网友“清澈有鱼”评论说:“早晨醒来有早安天气预报相伴,不只是气温和晴雨那么简单,还有时尚服装搭配建议,知道出行穿哪件可以美美的,真好!”     网络背后的感动     收获真情与感动让大家充分体会到了工作的成就感。微博工作小组的小编始终秉承“是服务者,也是组织者,更是朋友”的理念,使官方微博成为气象和公众之间的一座桥梁,拉近了气象与公众的距离。让她们没想到的是,她们还拉近了一对父女的距离。网友“冰木木”因父母离异,和父亲一直有隔阂,含蓄的她每天将“龙江气象”中有趣的早安天气预报发送给父亲,为父女俩找到了共同话题,他们最终冰释前嫌。     “一场大雨考验一个城市,同时也考验了一个有爱心、有良心、有善心的官微,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告诉各位粉丝相关气象知识,告知拥堵路段和积水路段,非常感谢你们,永远支持你们!”这是网友“木钰轩”在8月8日哈尔滨突降暴雨,获得及时气象服务后的真诚赞扬。     一直以来,“龙江气象”官方微博在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的及时性、服务的针对性上下了不少功夫。微博工作小组专门制定了微博操作流程,坚持采编与发布相分离,定期开总结策划会。

    “‘互联网+’气象服务,可以更好地鼓励公众参与防灾减灾,我们也将借助这个平台提供更优质的气象服务。”于宏敏说。(高海虹 袁长焕)


(编辑:孙镆涵 编审:袁长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