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科技支撑边远农企转“头”摆“尾”

26.10.2016  14:03
  □本报记者张长虹
  2015年3月,黑龙江省委省政府颁布《关于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激励人才创新创业若干政策的意见》,2015年4月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又公布了关于落实《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若干政策的意见》任务分工。如今一年半时间过去,我省各地基层企业和农业合作社在这项好政策的支持下都取得明显效果。近日,记者在地处我省北部的抚远、黑河、北安、孙吴等地采访中发现,这些地方的农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在积极寻求“农头工尾”“农头贸尾”的转型中,对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和科技人才的渴望和需求日益剧增。记者随后深入采访发现,我省高校科研院所积极将科研资源盘活在基层,并且已经有省级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常年将双脚扎在了边远农村的田野里。
  在抚远东安乡玖成水稻种植合作社,合作社“当家的”叫孙刚,他的名片“暴露”了他的特殊身份。孙刚的工作单位是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农畜产品综合利用研究所的一名负责人,而如今,他的身影常年在抚远东安乡那一带的田间地头出现,玖成水稻种植合作社技术总监是他的新身份。在他的指导下,合作社采用水稻恒温快速育秧箱,然后采用超早育秧机插大苗技术,高速机械插秧,通过侧深施肥,保证了秧苗的成活率。在抚远这片高寒土地上,种出了优质水稻。不仅如此,他还利用春天育秧夏季闲置的大棚,进行旱作水稻实验,成功在地处第五积温带上限的土地上种出了第二积温带下限水稻品种五优稻4号,用科技手段抢回了三个积温带。
  如今孙刚的水稻种植合作社发展到38户农户入社,土地流转经营面积5400亩,辐射带动面积15000亩。这种经营模式的水稻合作社在推广展示先进种植技术,引进、实验、筛选新品种,农机装备展示等方面为当地农业生产起到了示范引导作用。
  孙刚的经历是我省2015年3月颁布《关于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激励人才创新创业若干政策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后,科研人员身份搞活、基层民众受益的一个缩影。这份《意见》提出的“允许兼职兼薪、离岗创业,引导科技人才向企业集聚。”给了孙刚们走向广阔田野做“伸展动作”的依据和勇气。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根本动力,科研人才走下去,对我省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促发展、促进科技成果在我省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在我省的大兴安岭地区,为了鼓励科技创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全区转型发展的原动力,加速推进实施生态文明战略,2015年12月专门出台了贯彻落实《意见》的“实施意见”,其中一条就是鼓励科技创新人才成果转化后“一朝致富”。“实施意见”明确提出:“高职高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业转化职务科技成果的,所获股权或净收益的30%至90%用于奖励有关科技人员。转让或许可科技成果等方式获得收益的,可提取不低于净收益的35%用于有关科技人员(团队)一次性分红奖励。由职务科技成果完成人依法创办企业自行转化或以技术入股进行转化的,科技成果完成人最高可以享有该科技成果在企业中股权的70%。
  在孙吴,走访乡镇企业和北安经济开发区的驻区企业,记者随处可以看到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当地受人信赖和尊敬的程度。孙吴盛产优质汉麻,该项目负责人张明说,在将汉麻从“农头”转向“工尾”的过程中,最离不开的就是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的渗透和科研人员的加入。在如今已发展汉麻种植十万亩的孙吴县,三年前正是当地种植户到省农科院大庆分院汉麻研究所求教,获得了科技人员的积极项目对接,才得以取得汉麻种植的大发展。当年种植汉麻300公顷,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在北安经济开发区,大界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出资建设的桦树茸加工项目,哈尔滨工业大学向这里输送着他们的科技实力。哈工大食品工程学院是这个龙江丝路带上“出口抓加工,进口抓落地”项目的技术依托。利用俄罗斯和小兴安岭丰富的桦树茸资源,生产冲剂、片剂、口服液等高浓缩桦树茸产品,项目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5亿元、利税7000万元。
  走在我省边远的北部地区,可以清晰看到,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正在提升着边远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这些地方,实施我省“五大规划”和“十大重点产业”发展的最强科技推手是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
  知识最大的价值在于应用。我省在将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盘活科研资源方面,已经赋予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充分的自主权,这在已经实施了一年多的《关于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激励人才创新创业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已经有充分体现。允许科研人员兼职兼薪、离岗创业,引导科技人才向基层企业集聚,建立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人才联合聘用机制。从实践看来,高校和科研院所技术人员“下基层”,要有政府在财税、信贷、人事档案管理等各方面的配套政策支持,科技人员在向基层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享受全社会向其提供丰富的服务成果,获取合理的经济回报。如此良性循环,才能将科技下基层的好事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