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评论:让“四风”和基层腐败无处遁形

04.08.2015  11:39

  今年以来,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在中央纪委和省委正确领导下,坚持把纪律审查作为第一主业,聚焦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强化执纪问责,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也要看到,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仍不容忽视,顶风违纪还时有发生。
      生冷硬推、吃拿卡要、与民争利、欺压百姓;在土地征收流转、“三资”管理、惠农补贴、扶贫救济、低保医保、旧村改造资金管理使用方面以权谋私、虚报冒领、贪污侵占;执法、监管、公共服务等窗口行业和领域违规收费、收红包、收购物卡;小官贪腐……在全省广大基层,一些基层干部宗旨观“跑偏”,权力任性,导致“四风”和腐败问题屡禁不止,广大群众深恶痛绝。如不以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决心重拳出击,严肃整治,任由其蔓延泛滥,久而久之,必将贻患无穷。
      “蝇贪”成群,其害如“”。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动摇党的执政根基,侵蚀党群干群关系。只有从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最不满意的地方、最期盼的事情做起,持续释放执纪必严的强烈信号,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才能真正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果取信于民、惠及于民,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护。
      危害百姓的事,再小也要除掉。省纪委监察厅3日通报的十一起典型问题,涉及违规操办宴席、截留挪用惠农资金等违反“四风”、与民争利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既表明了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严查狠刹发生在群众身边“四风”和腐败问题的坚定决心,也是以问题曝光形式对基层干部进行一次耳提面命、警示教育,提醒那些不收敛、不收手的个别基层干部,切莫把反“四风”禁令当做“耳旁风”,视人民利益于不顾,肆意妄为;切莫自以为处于权力末梢,鞭长莫及,要知道法纪“探头”无处不在,只要你敢“伸手”,惩处的“铁链”就会将你紧紧拴牢。
      作风问题松懈不得。事实证明,根治群众身边的“四风”问题,只要各级党委(党组)切实扛起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一级抓一级,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各项措施延伸到最末端,确保主体责任下沉到底、落实到位,就能真正
      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只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把查处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作为重要工作任务,持续强化“不敢”的氛围,固化“知止”的自觉,对危害百姓的事再小也要铲除,就能真正让迎面飞来的“苍蝇”折翼、无处遁形。
      改进作风是手段,取信于民是根本。日前,省纪委监察厅提出,全省纪检监察机关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沿,继续加大纪律审查工作力度,从严执纪,以多种方式加强监督检查,以“零容忍”态度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违纪违规、侵害群众利益、小官贪腐等问题。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唯有以久久为功的韧劲和驰而不息的精神,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狠刹“四风”,将查处重点落实到与群众联系密切的乡村、街道、基层站所和一线执法部门,抓早抓小、动辄则咎,下大气力解决群众身边的“四风”问题,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不断从群众中汲取推动事业前进的力量,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凝聚党心民心,汇聚起推动我省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来源:黑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