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大学生早市练摊 每月卖菜纯挣2万

14.07.2015  10:41

  孟凡林(左)、张世宇(中)、刘浩(右)

  放弃四五千元的月薪,起早贪黑折腾自己,三名毕业1年的年轻小伙子,到早市摆摊卖菜,让人不大理解,可他们这样做了,竟小有成就。

  1 “教唆”同学辞职下海

  这两个月来,道里区福乐湾早市多了个特别的摊位,3个年轻人专卖宾县绿色无公害蔬菜,引来众多市民排队购买。

  3个小伙子是张世宇、孟凡林、刘浩,平均26岁。卖菜前,3人都有不错的工作,月收入四五千元。

  他们中,张世宇的老家在宾县,去年他找到宾县永和乡棚菜种植基地的负责人,大谈特谈自己的蔬菜营销理念,说得对方心痒痒。于是,张世宇又找来大学同学孟凡林、高中同学刘浩,“教唆”他们辞职去卖菜。

  卖菜?起初,张世宇的劝说并没起作用,放着稳稳地工作不干,去早市摆摊,这太不靠谱了,没法跟女朋友交待啊。“再不折腾,我们就老了!”经过三番五次的“鼓动”,孟凡林、刘浩还是被张世宇拖下了水。

  2 编打油诗逗大妈开心

  干事儿最重要的是客源。冰城大妈离不开早市,平时吃菜,基本去早市买。3个“小鲜肉”通过调研了解到早市畅销的菜品,和蔬菜基地订购,清晨配送到哈。3人分别摆摊。

  一开始,他们还有点张不开嘴,但没过几天,嘴皮子一个比一个利索。“阿姨,最近身体咋样,咱家菜好吃吗?”“绿色无公害,健康又常在……”为加快销量,3人还自编卖菜打油诗,哄得大爷大妈乐呵呵地。3人的“宾县永和乡绿色蔬菜”彻底打出了名头。

  张世宇说,他们的蔬菜都是基地直销,每斤零售价便宜1元左右。在自然生长下,黄瓜可以有J、Q、K、A的奇形怪状,叶菜还有虫眼,很吸引人。如今,很多市民都打电话预订他们的绿色无公害蔬菜,现在日均销量超过7000斤,月销售额18万元以上。

  3 雇小时工每天出摊

  懂事、好客,让他们吸引来众多的“60后”、“70后”粉丝,有位阿姨看他们太辛苦,起早给他们包饺子吃,下雨天,还有人专程送来姜糖水。虽然已是小有成就,但3个小伙子并不满足,随着蔬菜销量的增长,他们开始雇佣小时工来帮忙,团队则研究新的营销计划。

  孟凡林说这样形容他们的产品:“说起大米,大家一定想到五常。我们想通过自己努力,让大家一听蔬菜,就能想起宾县的永和。

  如今,他们已发展成10个人的小团队,除去人员开支等,他们3个人月收入2万元左右。张世宇说:“现在早市都是雇小时工卖菜,我们正在筹划用微信、网络等方式,把蔬菜直接送到居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