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夺农时抗击旱涝保证丰收 黑龙江省打响春播保卫战

03.04.2015  11:11

  新华社哈尔滨4月2日电(记者 管建涛)进入4月,冰封解冻,黑土地吐出新绿,我国第一产粮大省黑龙江也打响了抢夺有利农时、抗击“西旱东涝”的春播保卫战,为全年丰收夯实基础。

  提早动手抢农时

  3月末,黑龙江省北部海伦市的很多农田还覆盖着积雪,但海伦市海北镇的水稻智能催芽基地里已人头攒动,给水稻种子包衣、浸种催芽,当地人们正为种植水稻做准备。

  海北镇党委书记盛春景告诉记者,为了利用好前段时间的好天气,当地农民3月中旬就开始筹划水稻浸种催芽,给水稻苗床备土。

  黑龙江省南部的五常市也在加快春播装备调试,提前开展了23处水稻浸种催芽育苗基地、138处集中育苗小区的设备检修和药剂准备。五常市农业局局长伊彦臣说,五常已加快新增3处智能化浸种催芽车间、54个大棚集中育苗小区建设进度,确保4月15日前完成水稻育苗。

  记者从黑龙江省农委了解到,哈尔滨、绥化等地水稻浸种催芽已经开始,4月中旬可全部完成催芽播种,预计全省水稻扣棚和浸种催芽比上年早两到五天。

  据农情统计显示,目前黑龙江省春耕物资下摆速度较快,春耕资金已筹措九成以上,种子、化肥等各类农用物资货源充足,可满足春耕生产需要。种子基本下摆到位,化肥、农膜、柴油等物资下摆七成以上。

  黑龙江省农委副巡视员李世润介绍,近年农业生产已证明,农时就是产量,就是品质,就是效益,就是收入。“所以水田要做到不育5月苗、不插6月秧,旱地要根据地温稳定通过7℃,经过包衣的种子就可以播种的经验,引导农民适时大田播种。

  科学应对“西旱东涝”

  近日黑龙江省气象部门对各地0-10厘米耕层土壤墒情观测结果显示,东部三江平原大部、牡丹江局部等地31个县市土壤相对湿度在90%以上,属于“偏涝”。

  “东涝”同时,“西旱”也不容乐观。甘南、林甸、杜尔伯特、肇源等9个县市土壤相对湿度在70%以下,处于干旱状态。

  龙江县地处大兴安岭南麓与松嫩平原交界的风口区,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龙江县“十年九旱”的气候特点。龙江县农业局局长吴久斌说,全县489万亩耕地,去冬封冻时土壤缺墒面积达到320万亩,比正常年份扩大20%。气象部门预报,春播时龙江县将出现旱象,抗灾保种任务艰巨。

  “打赢这场抗旱战役,扩展水源是重中之重。”吴久斌说,全县已新打抗旱井358眼,购置抗旱配套设备518台套。力争在4月10日前全县5.8万眼机电井、5.7万台配套设备、9.1万个大小抗旱水桶全部达到待用状态,为抗旱保种提供设施保障。

  “调整种植结构可以主动避灾。”吴久斌介绍,龙江全县正引导农户调换、购买、种植耐旱品种,目前全县已调换各类耐旱种子3300吨,预计全县新增耐旱作物20万亩。

  黑龙江省农委种植业管理处长谢庆华说,工程措施、技术措施都是必要的抗灾手段。全省西部旱区将扩大坐滤水种、育苗移栽技术种植面积,提高抗旱能力。东部涝区采取挖排水沟、泵站强排等方式,抢排积水,加快散墒,确保适时整地播种。

  稳粮增效夯实丰收基础

  据黑龙江省农委农情调度统计,今年全省种植意向基本确定,玉米、水稻面积分别稳定在1亿亩和6000万亩以上,粮食作物意向种植面积稳定在2.1亿亩,将为今年粮食丰收夯实基础。

  2014年,黑龙江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已超过两亿亩,粮食总产达到1248.4亿斤,首次超过全国粮食总产的十分之一,黑龙江省也连续4年成为全国产粮状元省份。

  “今年黑龙江将加快构建粮经饲科学合理的三元种植结构,主要经济作物面积发展到1000万亩以上,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黑龙江省农委种植业管理处副处长庞海涛说。

  为促进农业提质增效,黑龙江省农委近日下发了《2015年优质高效农业试验示范推广实施方案》,利用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在五常等地发展有机农产品种植,推行生产全程可控和质量安全可追溯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发挥试验示范的带动作用,推动全省优质高效农业健康发展。

编辑:刘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