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水县全面提升现代农业水平

18.11.2014  13:18
  本网讯(柴金成) 近年来,明水县积极抢抓“两大平原”现代农业配套改革有利机遇,紧紧围绕“基地化定位、产业化发展、园区化打造、链条化延伸、组织化推动、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种植、企业化管理、品牌化包装、艺术化展示”的“十化”目标,创新模式、创新载体、创新举措,努力走好以产品带基地、以基地引企业、以企业塑品牌、以品牌创产业、以产业促增收的现代化大农业发展之路。

  按照“增玉米、压大豆、上水稻”的种植结构调整思路,完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06万亩,其中玉米190万亩,大豆3万亩,水稻面积13万亩,今年粮食总产有望突破23亿斤。同时,从普及农业新技术,提高农民素质入手,加强农业配套组装,努力提升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份额。通过举办培训班、科技大集、电视讲座和发放技术资料等形式,培训农民达到2万人次;大力推广玉米大垅栽培模式、大豆垅上三行或四行栽培、水稻智能浸种催芽等技术。

  根据农民意愿,自主选择企业、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互助合作、集体经济组织、场县共建等载体,尝试通过个人集约农民土地,利用土地获得信贷资金投入农业生产,实现规模经营。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1080个,其中,创建国家级示范社1个,省级示范社7个,带动农户1.5万户,家庭农场达到2520个,创建市级规范化家庭农场15个。同时,加强对土地流转的规范管理,做到县乡村三级平台的全部统一,使土地规模经营步入规范化,规模经营土地140万亩,占耕地67%。

  坚持以产业为基础、项目为载体、企业为牵动的特色产业发展模式,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推进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扶持荣光米业、高米食品有限公司、通肯河米业和兴发笤帚糜子合作社等发展壮大,组织新发展的中小型企业进入绿色食品产业园,形成规模效应,靠“”牌效应提高产品知明度和经济效益。建设种植、养殖、蔬菜、农机等示范园区316个,建设明牌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57个,打造“明绿康源”农副产品品牌7类1标30种。按照“线上扩面、纵深加点”推进科技示范带、区建设工作思路,集中资金、集成打造、集聚功能,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科技示范带6条170公里、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19个,核心区面积达到15万亩,辐射区面积达到150万亩,通过抓面积落实、新品种、新技术落实、经营模式落实、大机械落实、抗灾措施落实,以确保亩增产粮食200斤,增收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