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的孩子”也能重见“阳光”

31.07.2015  12:26

  哈尔滨日报讯 连日来,本报关于“星星的孩子”的报道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不少读者关心“星星的孩子”能恢复到什么程度?是否能融入社会?29日,记者与4个成功从康复中心“毕业”的自闭症儿童的家长取得联系,听他们讲述孩子的成长历程。

   黄健 18岁

  陪姥姥一起参加婚礼

  今年夏天,黄健的家人终于敢接他回家了。

  黄健出生在依兰县,5岁时被诊断为自闭症。家里谁也不能说“上厕所”这三个字,如果让黄健听见,立马暴跳如雷,在家不断跳高,头顶着天花板都不停止。只要出门,打人、砸车是常有的事。

  “暴力”的黄健让家人苦不堪言,去年将他送至金色阳光康复中心。

  黄健的舅妈张女士说:“这孩子以前没人敢靠近,脾气太暴躁。”没承想,这次暑假黄健是“男大十八变”,不仅不乱发脾气,还能陪姥姥一起去参加婚礼。以前的一些“坏毛病”也改了,还多了个唱歌的爱好。一家人为黄健的改变欣喜不已。

   张健 11岁

  拿起扫帚主动干家务

  张健到了3岁都不说话,走路也比别的孩子晚,被医院确诊为自闭症。

  为锻炼交流能力,6岁时张健上了幼儿园,然而却仍然不和小朋友说话。张健9岁时,爸爸把他从齐齐哈尔送到哈尔滨,在康复中心训练。

  今年年初,张健顺利“毕业”。“懂事多了,真好啊!”张健回家后,一次吃完晚饭,他竟主动起身把自己的碗端到厨房;看到家里地上有脏东西,还拿起扫帚干家务……这都是以前不可能发生的事。“爸爸,我想出去玩。”虽说有些卡顿,但张健说的每一句话,爸爸都记在心里。

  如今,爸爸准备让张健上学,逐渐走向正常孩子的生活。

   李红博 7岁

  重返幼儿园继续学习

  小红博从小特别聪明,4岁前说话非常流利,三字经、百家姓天天挂嘴边。虽说走路较其他孩子晚,但父母觉得孩子可能是发育迟缓,没什么大问题。

  4岁半时,小红博开始出现语言退化,原本每天都喊的“爸爸”、“妈妈”,他都吝啬不语。无论父母怎么逗,小红博都一声不吭。出去玩时,如果有小朋友靠近,小红博马上出手打人。

  上了亲戚办的幼儿园,小红博的状态依然没有好转。家人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经过几番就诊,小红博被确诊为自闭症。康复7个月后,小红博又开始说话了,一句久违的“妈妈”让家人热泪盈眶,如今小红博已重返幼儿园继续学习。

   萱萱 8岁

  小学二年级的“小豆包

  两岁时,萱萱就不爱搭理人,总是自言自语,而且行为刻板,总是不停地转圈圈,后被诊断为自闭症。

  萱萱妈曾一个月躲在家里,不敢带孩子出门。家人将萱萱送到星星宝贝康复机构训练,去年夏天,萱萱顺利毕业,开始学会和身边人交流,出门时不再一个人疯跑,看见别人手里的东西也不会再去抢。如今,就要上小学二年级的萱萱,还能在上课时主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这些孩子的成长历程,只有家长才理解其中的心酸。”萱萱妈呼吁,孩子们重新融入社会,需要大家的关爱和宽容,如果你遇见发病的孩子,可以视而不见,但一定不要冷眼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