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

11.01.2017  07:05

  黑龙江日报记者桑蕾

  在10日上午举行的“直面东北经济——龙江行”主题活动媒体见面会上,省委常委、副省长李海涛带着我省发改委、工信委、省农委等十个厅局的负责人向来自全国和省内的40余家媒体的记者和专家介绍了黑龙江省振兴发展的情况。体制机制不活、产业结构不合理、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思想观念不够解放、市场经济意识不强……这些会上的“自我批评”引起了与会记者和参会专家的热议。

  “没想到黑龙江的省领导会在和媒体见面时直接剖析经济转型中面临的问题,并且说得如此透彻。”这是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陈晨晨在面对记者采访时的第一句话。本以为在困难面前,龙江人会有所遮掩,但此次见面会上,毫不避讳,直面核心问题的讲话方式让她耳目一新。

  不破不立,陷入低谷的东北经济就是要有深度剖析的勇气,才能有破釜沉舟的动力。

  “会议上的介绍非常务实,让我们了解到黑龙江目前面临的结构性、体制性、资源型的三大矛盾,但是也让我们看到了黑龙江已经开始了旧产能的负向拉动和新动能积极培育的拉锯战。深陷困局的原因是能源经济一家独大,打破困局是积极培育新兴产业,例如石墨烯的开发和利用,而在和一带一路对接、向北开发大通道的做法则让我们心生向往。”陈晨晨说,在习总书记两次龙江讲话后,可以看出黑龙江已积极行动起来。她一直对国企改革很关注,今天在见面会上,她听到我省在大力推进龙煤集团改革脱困,已经开始大批人员分流后,对龙江国企改革的进展速度予以赞扬。

  国际关系学院的副教授储殷分析说,东北地区目前的困局和外部环境有很大关系,尤其是煤炭、石油、粮食等大宗商品交易价格下降,但是黑龙江省有所作为,采取非常措施,例如开发远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从2017年开始,石油价格会在未来两三年企稳。东北经济最困难的时间已经过去。黑龙江的资源得天独厚,冰天雪地、绿色食品、林下资源都是转型升级希望所在。尤其是在边疆省份中,黑龙江是最开放的省份,拥有宝贵的经商经验。远东开发、做好边贸一定会成为一大亮点。更重要的是黑龙江拥有东北地区最好的人力资源,哈工大、哈工程人才济济,只要外部环境稍作改善经济就能有起色,他相信2017年后,黑龙江的势头会好起来。

  持这种观点的不止储殷一位。来自光明网的张琳也说,昨天逛中央大街的时候,看到大家穿着厚厚的棉衣却个个手举着冰棍,脸上露着微笑,很有精气神,幸福指数还挺高的。信心比金子重要,火辣辣的龙江人没有被困难击倒。

  “东北经济到底行不行?”这是每一位前来参加“直击东北经济”的记者和专家心中的疑虑,在见面会后,观察网记者王一鸣似乎找到了答案——他在微博上写道:“黑龙江常委、副省长李海涛表示,2016年黑龙江经济下行主要原因是能源产业的下行,但黑龙江产业结构也正发生着积极的变化,2012年全省能源工业占GDP比重为20%,2016年预计全省GDP总量比2012年增加1400多亿元,能源工业与2012年相比减少1600亿元左右,占GDP比重降到不足10%,一增一减意味着在能源工业以外增加了3000多亿元的经济总量。”这3000多亿元就是龙江人的努力,龙江人的新希望。

编辑: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