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市创建“13810”机制为学雷锋志愿服务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5.09.2014  16:24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高度契合,我市坚持把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不断通过创新机制、完善制度推动志愿服务健康发展。特别是今年我市推出“13810”志愿服务机制,明确了1个志愿服务规范化流程,建立了3种志愿服务工作模式,制定了8项志愿服务制度,提出了10条志愿服务站(队)标准,用志愿服务制度打通志愿服务常态化“最后一公里”。

    每四名市民就有一名志愿者

  志愿者队伍是弘扬新风正气、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的重要力量,短短三年时间,我市的学雷锋志愿者队伍在规模数量上迅猛发展,注册志愿者人数已突破100万,每四名城区市民中就有一人是志愿者,远远超过国家8%的测评标准。

  据全省志愿服务指数显示,我市建成区人口注册率达33.8%,年开展活动62227次;人均志愿服务9小时,志愿服务时间长达3661万小时;已有411万人次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活动动员率和参与率分别达到56%和62%。全国劳动模范李庆长共产党员志愿服务队,“最美叔叔”谢尚威、“最美大妈”杨惠、“阳光老人”李坤才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等一大批“明星”志愿服务队在哈家喻户晓,在社会形成良好风尚。

  目前,我市共有共产党员、青年、环保、法律等22类2999支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囊括全省六项工作指标第一名,全市学雷锋志愿者队伍正逐步实现由组织发动向自觉行动的转变。

    志愿者广场周周有活动

  为充分发挥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的感召力和示范效应,我市用心打磨志愿服务品牌,初步形成了“活动、阵地、项目、岗位”四轮驱动、协同推进的工作模式。

  我市志愿服务活动关注民生热点,注重群众参与的广泛性,精心组织开展了“爱心文明哨”、“志愿服务爱心大集”、“妈妈教我过马路”、“端午踏青,带上文明”、“绿丝带爱心顺风车”等一大批群众喜闻乐见的志愿服务活动,经多年延续现已形成品牌,并成效显著。全市5处志愿服务实践基地和市志愿者广场实现了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50场双休日志愿服务现场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此外,我市还筹建了集活动、展示、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志愿服务大厦,以及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站648个、公共场所学雷锋志愿服务点200余个,实现了志愿服务站点重要场所全覆盖。全市30处主要交通路口实现了志愿服务队冠名包保,文明交通引导志愿服务活动已经形成常态化。

    “13810”健全志愿服务制度

  我市先后成立市志愿者协会、学雷锋志愿服务总队和市文明办志愿服务工作处,把志愿服务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市委政府部门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并通过不断创新志愿服务领导机制、招募机制、发布机制、培训机制和帮扶礼遇机制,为推动志愿服务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今年,我市推出“13810”志愿服务机制,明确了志愿服务1个规范化流程,推出了社工+志愿者、活动+项目、动态+常态志愿服务工作3种模式,制定了需求对接、注册、培训、记录、回馈嘉许、保险、社工带志愿者和党员带头等8项志愿服务制度,提出了10条志愿服务站(队)标准,进一步推动了志愿服务步入制度化轨道。

  其中,为形成好人好报、恩将德报的社会风气,我市对志愿者回馈嘉许制度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为志愿者购买必要保险提供基本保障,根据累计服务时长授予一至五星志愿者称号,年度内志愿服务达到一定时数的志愿者将被授予卓越金奖、金奖、银奖、铜奖和爱心奖,并颁发电子《嘉许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