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机构遍地开花,选择众多 早教到底教什么?

04.11.2014  15:17

  有专家指出,科学早教不一定非要到机构学习,通过亲子互动向孩子传授交往技巧也是早教。南都记者梁清摄

  儿童早期教育,智力发展不再是唯一命题。南方日报记者刘力勤吴智勇摄

  2010年,我国早教行业容量突破300亿元,年复合增速达30%。在“单独二孩”政策红利刺激下,越来越多的早教机构开始在全国的大中小城市遍地开花。在众多选择面前,有些家长不免困惑了:不同早教机构所提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各不相同,早教到底该教什么?不同流派的早教机构又该如何选呢?在日前举行的金宝贝2014中国早教论坛上,记者就有关问题采访了中国儿童中心学前教育部长杨彩霞、国伊利诺伊大学教授朱为模、金宝贝早教中国区总经理陈炜、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王涛等业内专家。

   科学早教

   是融入生活的早教

  南方日报:很多家长对于是否要早教这个问题还是持观望态度的。从您研究的角度,您认为早教是否真的有必要?

  杨彩霞:我的观点很明显,科学的早教是非常必要的。一定要引导家长去关注科学的早教。现在国际上定义未来早教发展目标的方向,一个是儿童早期发展,因为看到儿童早期发展,对家长的作用以及代与代之间互相传递的作用,你不光影响这一代,可能还会影响下一代,所以需要我们共同去倡导,一定要科学早教。

  第二,要对早教概念有一个简单的界定。科学早教不一定是非要到机构里面的早教,一定是要融入生活之中的早教。比如说温馨的亲子关系,一些交往的技巧或者是鼓励孩子的情商,这些都是早教,要把早教的概念稍微扩大一点。

  目前有些家长疑惑要不要早教,更多指的是要不要进机构里早教,实际上机构早教很有必要,因为它提供系统化、科学化或者模式化的早教经验。另外,我认为更要鼓励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玩耍和交流或者是在安全的环境,还要有良好的亲子关系。

  《2014中国早教研究报告》白皮书里也提到,在心理能力方面,在亲子能力方面等,参加早教的孩子都强于没有参加的宝贝,无论从神经科学角度,或者是从整个社会关注以及数据表现来说,科学早教是非常有必要的。

  朱为模:人出生时,其大脑容量已经达到了成人时期的25%,在3岁左右达到成人脑容量的80%左右,而在5岁的时候达到90%左右。所以早期教育很有必要。

  [1]  [2]  下一页 编辑:陈雪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