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鸭山市百名驻村“第一书记”客串推销员 联办展厅代言绿色有机农产品

06.07.2016  13:41

  本网讯(王强) 没想到家里这不起眼的杂粮竟然变成了城里高档货,卖上了好价钱,城里来的‘第一书记’真没忽悠人!”6月29日上午,在新兴大街地下商业街“第一书记”农特产品展厅里,宝清县万金山乡农业场村的潘大爷一脸的喜悦。

  当天上午,潘大爷和乡亲们在驻村“第一书记”王海军的带领下,把家里庭院种植生产的黏玉米碴子、红小豆等几十斤绿色有机杂粮带到“第一书记”农特产品展厅,被市民抢购一空。而这样的场景,几天来在展厅里成为常态,货真价实的绿色有机农特产品广受市民欢迎。

  从去年11月开始,市委选派百名优秀年轻干部进村担任“第一书记”,在锻炼培养干部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基层党建,引领种植结构调整,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动车组”式加快发展。如今,百名驻村“第一书记”生根结果,大到脱贫攻坚、移风易俗、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纠纷化解、土地确权,小到邻里纠纷,解决新常态、新形势下农村面临的现实问题和矛盾,驻村“第一书记”成了各级党委和广大农民的重要“抓手”,在农村广袤的大地上叫响了“第一书记”这一品牌。

  为更好地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促进农民增收中的作用,市委组织部牵头,“第一书记”联合会在我市最繁华商业街筹建了“第一书记”农特产品展厅,打造绿色有机农特产品线上线下直供“超市”,引导农业种植由“种的好”向“卖的好”转变。

  据市委组织部农村科科长崔伟介绍,“第一书记”农特产品展厅以驻村“第一书记”为主体,把农村各家各户真正的绿色有机农特产品集中起来,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定价,“第一书记”每天轮流当销售员。从6月23日试营业以来,已有黏玉米碴子、山木耳、红小豆、手工编织座垫等60多种农特产品展销,这些货真价实的绿色有机农特产品得到了市民广泛认可,每天早早来抢购。下一步将打造线上、线下两个销售渠道,把“农家乐”乡村旅游、乡村文化等项目纳入展示推介范围。

  正在轮值销售员的集贤县忠厚村“第一书记”告诉记者,这个村手工生产煎饼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长期不为人知,通过“第一书记”农特产品展厅推介,“忠厚煎饼”深受市民喜爱,现在每天销售达到50余斤,日收入500多元,村里的10多户妇女、老人都来做煎饼,销量还在不断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