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尔伯特县一心乡调结构降“高”补“短”

28.07.2016  15:39

  本网讯(赵敏黾) 今年,杜尔伯特县一心乡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方向,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挖掘优势调整种植、养殖结构,不断开创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年初,乡领导班子走村入户,鼓励村民们积极调优结构,主动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暖风拂面,记者走进民主村顺利屯瓜菜示范基地,瓜香扑鼻,沁人心脾。

  瓜农邹宝巍谈到种瓜的收益,高兴地掰着手指算着账。他说自家种植12亩香瓜,头茬产值10万元。7月中旬罢园后,二次利用种晚豆角、茄子等蔬菜,又可增加10万元。

  一心乡还扩大陆地蔬菜种植面积至1.5万亩,绿豆、马铃薯、大豆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2万亩。同时在前进村建150亩粘玉米示范基地一处,前锋园区销售区旁规划出40亩农耕体验田,给犹豫不决的老百姓吃“螃蟹”的机会。

  农民张大伟今年改种100亩粘玉米,按他的话说,以往种玉米,亩纯收益也就300元左右,而粘玉米5毛钱一棒,1亩地产3000棒就是1500元,纯剩1000多元,改得值得。

  一心乡村民刘长林,过去种玉米,今年借着改革的春风,将100亩玉米地改为绿豆,实现6万元的经济回馈。

  以翠都提子园、龙新瓜园和前锋棚室小区为重点的1040栋棚室的标准化生产和绿色特色果蔬种植,大力推广节种、节肥、节药“三节”技术和减肥、减除草剂、减农药“三减”措施,投入使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速测室,为广大人民群众吃上放心瓜果蔬菜提供保障。

  敢于引进新品种,在原有的棚室提子、油桃、香瓜、蔬菜及陆地果树等品种基础上,引进推广红富士苹果、嘎啦果、桃形李种植,今年还试种各类新品种2000株。继续加强与哈尔滨和大庆鲜果园超市联系,同时推进“互联网+”销售模式,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及“一心乡在线”微信公众号,线上线下,推动本乡特色农产品营销。

  全乡玉米种植面积由18万亩缩减至15万亩,村民对瓜果蔬菜的种植热情持续高涨。预计本年度,全乡种植业收入达2.27亿元。

  种植有声有色,养殖也不含糊。

  养殖方面,坚持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饲养模式,通过政策扶持、现场参观和入户算效益对比账等方式,调动散户进入牧场饲养的积极性。抓好全乡14个牧场扩群增量,年末全乡奶牛存栏达9500头,商品奶量实现1.2万吨。按照宜牛则牛、宜羊则羊原则,大力推进多元牧业发展。以绿牧源育肥牛场和寿山育肥羊场为示范,带动农户发展舍饲育肥牛和育肥羊,培育和发展肉牛养殖大户20户、千只肉羊养殖大户两户。

  同时,下功夫解决养强销弱问题,建好屠宰场和冷库,培育注册商标,利用“互联网+”模式进行品牌营销,促进“好产品”变成“好商品”,实现农户全产业链增收。

  一心乡种植、养殖齐驱并进,预计畜牧业收入可达1.0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23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