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尔伯特年产江鱼近6千吨 直销多个城市

04.07.2014  12:24

  本网讯(赵敏黾)  6月26日,阳光明媚,轻风徐徐。在杜尔伯特江湾乡境内的嫩江江段,伴着欢快的乐曲,185万尾大小不等的鲢、鳙和黑龙江野鲤等苗种沿着放流缓台活蹦乱跳地跃入滔滔江水,开始了回归大自然的崭新生活。 
  杜尔伯特水域辽阔,自古就是鱼米之乡,盛产鲫、鲢、鳙等鱼类百余种。因为嫩江的水呈弱碱性,没有污染,这里的鱼肉质松嫩、味道鲜美,美名享誉东北三省。 
  翻看杜尔伯特地图,嫩江横穿江湾乡、巴彦查干乡、他拉哈镇、腰新乡和石人沟渔场,犹如一条粗壮的树根深深扎入泥土汲取营养,并源源不断地向周身输送着养分。 
  一条江,为沿线4个乡镇、1个渔场的产业发展,以及人民生活的改善立下了“汗马功劳”。 
  近些年,4地1场围绕嫩江鱼做文章,傍江发展,年产鱼近6000吨,创造产值5000多万元,商品直接销往“黑吉辽”的10余个大中城市,8000多农民“靠江”吃饭,“江鱼经济”已经成为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 
  驾车驶向距泰康镇70余公里的他拉哈镇,虽由城进镇,但繁华程度并未减弱。道路两侧商铺林立,其中江鱼馆就有20余家之多。 
  “这些江鱼馆都是当地老百姓干的,营业额从几万到十几万的都有。”镇政府工作人员卫星告诉记者,他拉哈镇境内水面辽阔,全镇常年从事渔业工作的农民就有千余人,仅此一项就可实现人均年增收近万元。 
  要说依靠嫩江和渔业谋发展,石人沟渔场可是好手。这个场在嫩江中下游东岸。2013年,渔场职工人均收入1.6万元,这个数字确实挺打眼。 
  近年来,石人沟渔场从原来的靠自然捕捞的生产企业,发展成为人工繁育、苗种养殖、成鱼生产和加工一体化,以渔为主多种经营的综合性水产企业。按着渔、畜、农、工、游多业并举、全面发展的思路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貉狐养殖、饲料加工、旅游业等均已初具规模。 
  “全县140万亩养殖面积中,嫩江沿线的4地1场就占了四分之一,现在我们对这一区块的发展制定了规划,以石人沟渔场养殖水面为核心,幅射巴彦查干乡、他拉哈镇、腰心乡、江湾乡等乡镇,充分利用沿江优良水质,以高产攻关为主,发展名特优水产养殖,结合沿江优质水稻带建设发展稻田养鱼项目。到2015年水产品总量计划达6900吨,渔业总产值计划实现6209万元。”县水产总站站长姜希俊向记者说道。 
  说起下步打算,姜希俊说,为进一步促进嫩江渔业的发展,杜尔伯特改变了以往粗犷式的养殖方法,并出台了《全县水产业发展三年规划》,对鱼类资源的养殖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与此同时,杜尔伯特还通过对养鱼户进行技术培训,统一了养殖技术,养殖方式绿色天然,保证了江鱼的品质。在品牌战略上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原则,通过考察从外地引进了银鱼、日本鲤等多个名优品种,从而打破了“草、鲤、鳙”一统天下的养殖格局,目前全县以石人沟江鱼为代表的10多种水产品获得了农业部无公害水产品质量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