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第三届“新博会”的调查与思考

04.09.2014  16:22

  新华社哈尔滨9月4日电题:新材料 新机遇 新挑战 ——来自第三届“新博会”的调查与思考

  新华社记者 李建平 、王君宝

  你用过不怕湿的石头纸吗?吃过大豆制成的包装袋吗?见过能连续飞行5天的“飞机”吗?这些好似科幻小说中的事物,在3日落幕的第三届中国国际新材料博览会上变成现实。这场世界级的新材料“盛筵”在给人们带来惊喜和商机的同时,也让我们深思,如何应对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新机遇与挑战,助推传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新材料带来新惊喜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三届新博会在哈尔滨完美落幕。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的5万中外客商,用3天签定合同金额164.5亿元的“硕果”,证明了我国新材料产业的生机与活力。

  走进第三届新博会会场仿佛置身前卫生活与先进科技的展览馆。各种新材料制成的产品琳琅满目,各种闻所未闻的专业名词不绝于耳,不粘油、不沾水的服装,耐腐蚀、耐高温的自行车,杨利伟的“太空帽”等高精尖展品,吸引了众多好奇的目光。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目前新材料上下游企业对新博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据统计。本届新博会展位比上届增加了120个,采购商也比上届增加了1000余家。共展出石墨烯制品、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等2000余种国内外领先水准的高端展品。

  “‘高大上’和‘国际范’是最大的亮点。”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孙珅总结说,在全球经济维持低速增长的形势下,仍有11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参展,3700余家境内外采购商到会观摩采购。而11位“明星级”院士与上千名专家学者掀起的“头脑风暴”让人们清晰地把握新材料产业发展新趋势。

  新材料助推新机遇

  “中国新材料产业正迎来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尽管自身产值不大,但对国家重大需求的支撑犹如四两拨千斤”“材料的基础支撑作用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的空前重视”。当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干勇在“2014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高层论坛”发言时,会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十二五”以来,我国新材料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材料工业的结构调整也迈出了坚实步伐。据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新材料产业规模已突破1.2万亿元,年均增速接近25%。大飞机专用铝锂合金、核电用钢、大尺寸石墨烯薄膜等一批重点品种取得重要突破。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表示,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中高速增长新常态,工业发展也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挑战。在这样背景下,加快材料工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材料产业显得尤为重要。  

  但从总体看,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水平离支撑制造强国要求仍有较大差距。“传统材料产能过剩与高端产品依赖进口同时存在,新材料产品占材料工业比重不足4%,重大工程“缺材料、等材料”的现象突出,关键材料“卡脖子”问题比较严重。”苏波直言不讳。

  据了解,工信部将充分发挥规划引导作用,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建立完善创新驱动发展机制,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市场活力,不断提升新材料产业发展水平。

   新材料迎来新挑战

  作为新博会的“东道主”,黑龙江省本次展会收获了32.9亿元的合同金额,占总交易额五分之一。不少中外客商疑惑,一个经济欠发达边疆省份,何以在新材料产业方面颇有建树。  

  虽然黑龙江是全国较晚走出计划经济的省份,但却是全国发展新材料产业最早的省份之一。早在2009年黑龙江便编制了全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成立了省级新材料产业协会以及新材料产业专家委员会,对新材料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黑龙江省副省长胡亚枫说,黑龙江在发展新材料产业方面,不仅拥有丰富的资源优势,而且还拥有较强的科研力量、龙头企业和市场需求,已经形成高性能纤维及先进复合材料、半导体照明材料、化工新材料、高端石墨及制品等产业化园区和基地。新材料产业正成为黑龙江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方向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据统计,2013年与2008年相比,黑龙江省新材料产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由172亿增长到482.4亿元,增长1.8倍,年平均增长22.91%。2013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495.0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10.19%。全省新材料产业增加值122.6亿元,占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24.77%,对经济转型升级贡献较大。     

  新材料产业给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带来新希望,预计到2020年黑龙江新材料产业总产值可达1700亿元。一个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发展聚集化、产业服务现代化、产业水平国际化的新材料基地正在祖国最北端崛起。(完)(编辑:李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