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火防控能力全面提升 我省连续四年“三个不发生”

24.03.2015  17:11

  黑龙江新闻网讯(刘桂英 记者 贾红路)全省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力争不发生、力争不成灾、力争不出现人员伤亡”的总要求,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和森林防火指挥机构不断完善森林防火体系建设,从森林火灾的预防、扑救和保障方面逐步提升我省森林火灾防控能力。到去年末,全省连续4年实现“不发生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不发生群死群伤事件,不发生烧毁林场、村屯现象”的森林防火工作目标。

  全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森防工作,坚决执行“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工作方针,认真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层层签订森林防火责任状,逐级执行领导分片包干森林防火制度,建立自上而下的森林防火责任体系。

  火灾预防上,全省以宣传教育为引导,以火源管理为重点,以预警监测为手段,坚持管疏结合的火源管理方式,重点防范人为火源。严格执行野外用火审批制度,适时发布禁火令,适时开展计划烧除可燃物。综合利用多种手段加强火情监测,全省1230座防火瞭望塔的瞭望覆盖率达到85%,322处林火自动气象站的森林火险监测覆盖率达到90%。形成了集卫星遥感、飞机巡视、高山瞭望和地面巡逻相配合的火情监测网络。

  火灾处置上,坚持“打早、打小、打了”的方针,在重点地段、高火险时段实施队伍靠前驻防,优先调动森警部队,充分发挥飞机作用,实施重兵扑救,力争首次扑救成功。我省现有武警森林部队官兵5536人,专业扑火队182支16012人,半专业扑火队1298支29635人,各类扑火预备队1921支190262人。近年来,专业扑火队伍的机械化装备建设不断加强,机械化森林消防大队、以水灭火特勤中队、阻隔灭火特勤中队、航空灭火特勤中队等专业队伍建设快速发展,风力灭火、以水灭火、阻隔灭火等扑救森林火灾的综合能力进一步提高。

  航空护林上,全省现有加格达奇、塔河、黑河、嫩江、伊春、佳木斯、牡丹江、幸福、哈尔滨等9个航站和4个直升机站,驻防航空护林飞机40余架,巡护航线25条,总长度9899公里,巡护面积达36万平方公里。开展空中巡护观察、机降灭火、索降灭火、洒液化学灭火、吊桶洒水灭火等多项航空护林任务。探索建设“站队一体化”的航空灭火新机制,在3个试点航站各组建1支航空灭火特勤中队,实施空地协同灭火作战,打造一支处置初发森林火灾和危险火情的特种部队。

  防火保障上,省级财政加大对森林防火投入力度。自2009年以来,在防火道路、大型机具、专业队伍补助、扑火物资储备等方面累计投入专项补助经费2.26亿元。十二五期间,国家林业局累计支持我省地方林业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15亿元。目前各地建有超短波中继站878处、配备对讲机15000多部,无线通讯网络覆盖率达到85%。森林消防队普遍配有指挥车、运兵车、风力灭火机、油锯、背负式水枪、水泵等扑火设备。省森林草原防火指挥中心装备了森林防火地理信息辅助决策系统,与各级指挥中心建立了火场动态信息共享的信息化扑火指挥平台。

  探索森林防火长效治本措施。全省持续推进林火阻隔系统工程建设,每年维护防火隔离带3万余公里,其中中俄边境防火隔离带411公里。在北部6个重点火险县级单位和中俄边境森林防火联防区开展了“改培型生物防火林带阻隔系统示范工程”建设,建成939公里生物防火林带,林火阻隔网络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编辑:刘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