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周玉再次走进学生中间 勉励学生胸怀家国情怀 潜心投入学业

20.03.2017  20:31

哈工大报讯(张妍/文 冯健/图)“我会经常走到同学们中间来”——这是两年前记者写过的一篇报道的标题,源自校长周玉2015年4月到图书馆与学生随机展开的一次面对面交流。

在那次座谈中,校长对在场的学生郑重承诺,“我会经常到同学们中来,学校里的任何场所,都可以成为大家跟我交流的地方!”两年来,校长分别与学生在教室、活动中心、基础学部等进行了多次交流座谈,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状态,听取学生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3月16日下午,校长再次走进学生中间,来到位于刚刚投入使用的研讨型教室——主楼314教室,与学生围坐在一起,倾听学生心声,了解学生需求,勉励学生学习钱学森先生伟大的科学精神和家国情怀,潜心投入学业。

在座谈会现场,记者发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孔勃然,是在场所有学生中最特殊的一位。作为能源学院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大三的学生,这已经是他第三次与校长面对面交流。早在大一下学期,他就曾在一次校长为二校区学生作报告时向校长提问过关于理想与梦想的困惑。两周后,校长专程到基础学部,与孔勃然所在的1402501班全体同学进行现场交流,回应他们的问题与困惑,勉励他们坚持理想、完成好学习这一本职。第三次与校长面对面时,他已经没有了第一次提问时的忐忑,而是开诚布公地提出了自己和同学们在个人成长中的思考与对学校发展方面的建议,并得到了校长的耐心解答。

记者注意到,座谈开始前,同学们三三两两地在现场翻看《钱学森书信》和《钱学森手稿》。这是校长近两年来在不同场合多次向同学们推荐的书目。座谈中,校长再次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反复学习研读的心得:“书中收录的从1955年到2000年近半个世纪的书信,集中展示了钱学森先生的科学思想和智慧光芒,也是他做事、做学问乃至做人的生动体现。收信人之中既有国家领导人、科学界人士,也有普通老百姓。即使是一位不相识的中学语文老师的求教,身为大科学家的钱先生也回信给予耐心解答。”周玉说,钱学森先生的科学精神和家国情怀值得每个有理想、有梦想的年轻人好好学习,而他严谨细致、一丝不苟、持之以恒的治学态度更是值得我们用心体会、从点滴学起、从现在做起。

同学们的思想和学习状态是校长一直牵挂的事儿,也是每次与学生交流时关注最多的问题。春季学期刚开学,校长在随堂听课中发现,还有部分同学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没有养成及时记笔记的习惯。座谈会上,周玉专门把自己读大学时写满备注的高等数学、物理学等教科书带来与同学们分享。记者看到,在教科书每一章的结尾都贴着几页纸,上面用红、蓝等不同颜色的字迹,整齐地书写着本章的小结。他叮嘱同学们“最淡的墨水胜过最强的记忆”,要让记笔记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修养、一种文化。

周玉强调,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和本分。要潜心投入学业,前提是明确学习的目标、激发学习的动力。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作为哈工大学子,要有更大的格局、更深的情怀、更多的思考,始终站在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高度去审视自己、做好本分,始终将自身发展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肩负起时代赋予青年一代的责任与使命。他希望同学们既要胸怀理想,又要脚踏实地,从完成好学习的每个基本环节做起,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起,以干一行爱一行的钻研精神做好每件事,成就一番事业。

周玉还就同学们提出的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及建议逐一作了答复,并要求相关单位积极拓展与学生沟通的方式及渠道,开列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及时有效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为教师静心从教、学生静心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和保障。

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张洪涛,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长吴松全,校长助理彭远奎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


座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