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南:不断提升气象为农服务水平

20.05.2016  18:36
    桦南县隶属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长白山余脉完达山麓。这里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是远近闻名的农业大县,被授予“中国商品粮基地县”“绿色能源示范县”和“中国白瓜籽之乡”等称号。     近年来,桦南县气象局牢牢把握“立足地方、服务地方,在服务中融入、在融入中发展”这一工作理念,创新服务机制,提升气象服务供给质量,全力开展融入式服务;通过积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推进“两学一做”专题教育,进一步树立“为民、务实、清廉”形象。特别是该县突出“智慧气象”在气象现代化建设和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取得显著成效。     桦南是农业大县,粮食总产量排名全省前列。然而,当地干旱、大风、冰雹、低温、暴雨等气象灾害也呈多发态势,严重威胁农业生产。正因为如此,深耕气象为农服务、努力减轻气象灾害损失,成为当地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的一大突破口。     以建设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区为契机,县气象局在示范区内建设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基地,大力发展富有桦南特色的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以农业气象科研技术作支撑,提高气象为农服务针对性,强化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直通式”服务。近年来,经过不懈努力,当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库不断更新完善,“直通式”服务手段日益丰富,服务产品更为精细、多样。     在2015年春播期间,桦南遭遇气温低、降水多、土壤湿度偏大等不利气象条件。县气象局通过预测全年温度、降水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建议低洼地块较正常播种期适时晚播。当地种粮大户依据气象部门建议,延迟3天播种30万亩玉米,很好地避免了粉籽现象发生。而在去年夏天,桦南又遭遇阶段性高温、高湿、少雨天气,导致水稻易感染稻瘟病、大豆易感染根腐病,气象部门在第一时间作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预报,建议农业部门及时采取措施。在涉农部门的通力合作下,当地最终没有出现大面积病虫害。     2015年,黑龙江孙斌鸿源农业开发集团找上门来,他们打算在集团的水稻基地开展无人机喷药和叶面喷肥作业,希望气象部门提供服务。根据需求,县气象局立即组织专家针对无人机飞行及施肥喷药作业的特点,分析气温、降水、风力、光照等适宜情况,在进行现场勘查后,给出最佳作业时段;作业当天,气象专家还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现场服务,受到集团负责人及农户的一致好评。     服务能力提升的背后凝聚现代化建设的汗水。在桦南,气象部门建设了省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自动气象站等配套设施,并升级改造部分自动站;通过分析历史数据,针对科学引种等建立农作物服务指标;制定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制度图板,提出并落实“快捷农业气象服务”理念。此外,气象部门还与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联合成立桦南县现代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联合体,由农业专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气象专家等组成。相关涉农部门实现信息共享,定期召开会议,积极开展田间调查、会商,联合发布为农服务产品,共同提升现代农业科技服务水平。     县气象局局长朱安东表示,县级气象部门处于气象事业发展最基层,心里最清楚气象到底怎样发挥作用。因此,我们始终把服务好地方作为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归宿,用优质服务体现部门形象。
(编辑:孙镆涵 编审:袁长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