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桦川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25.06.2014  13:39

  目前,佳木斯桦川县已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5个,其中:水稻示范园区10个、旱田作业示范园区5个,有2086个农户参加了示范园区建设,示范园区面积近20万亩。被农民誉为“好大一棵树”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让农民借了大光乘了大凉。

  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设工作使农业科技和政府行为、科技指导员和农户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政府加大了对农业工作的支持力度,使农机农艺相结合、良种良法相结合,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佳木斯桦川县现代农业示范区的经营机制上看,由于实现耕地的连片种植,便于机械化作业和管理,降低了生产成本,农业科技指导员直接参与农业技术指导和服务,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佳木斯桦川县在星火乡燎新村,创业乡谷大村、拉拉街村、堆丰里村、丰年村建立万亩高标准水稻示范园区;在苏家店镇新胜村建立了脱毒马铃薯高效栽培园区;在梨丰乡东兴村建立万亩玉米高效示范区。全县各乡镇均建立了高标准示范区,对水稻、玉米、大豆作物的不同品种、不同密度、不同栽培技术、不同施肥水平等技术重点示范,并全部立标挂牌,确定领导和技术负责人,使项目落实到位、标准高、示范性强。

  为提高示范户整体种植水平,全县全方位多层次培训,通过县办师资班,乡办科技示范户骨干班,村办单项技术班等方式培训农业指导员和示范户。从年初至现在,县、乡办各类培训班100余次,培训乡村干部及农民科技示范户8700人次。在春播前和各农时季节组织县、乡科技指导员45人到每个科技园区及科技示范户送资料,放科技录像,仅水稻钵体摆栽、育苗技术、玉米密植、新肥料、新农药技术简介和方案等资料就达5万余份。根据农业生产实际,下发各类技术建议和召开田间博览会,使科技示范户到现场参观,做到随学随用指导农业生产,全县召开各类现场会和田间博览会2次,参加人员100余人次,做到实施标准不走样,成为农业增产增收的示范基地。

  今年,佳木斯桦川县依托悦来灌区重点实施水利渠系节水改造、田间路修缮、土地平整、农业气象、病虫草害预测预报及土地流转服务、农业机械配套、水稻育苗标准化等建设工程。重点完成水利渠系节水改造54条共46公里、小型构造物320座,硬化田间路8条共8公里,土地平整7500亩,建设100吨智能化浸种催芽车间1个,建设标准化水稻育苗大棚150栋,组建500万元的水田农机合作社1个。示范区实行统一品种、统一种植,统一管理,单独收获。全县示范区面积26万亩,其中水稻20万亩、旱田6万亩。水稻平均亩增产157公斤,玉米平均亩增产127公斤;以每公斤水稻2.70元、玉米1.60元计算,20万亩水稻纯增效益8478万元,6万亩玉米纯增效益1219.2万元,户均增收5960元,可辐射到全县130万亩水田,69万亩玉米的生产田。

  佳木斯桦川县创业乡万亩水稻标准化生产示范田建设西起创业乡拉拉街村东至谷大村村西,东西2.8公里、南北7.5公里,总面积3万亩。此区域内水稻生产具有水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栽培技术水平高、交通便利、加工能力强等优势,是桦川县绿色稻米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区域范围内辐射拉拉街村、堆丰里村、谷大村、丰年村、万宝村及桦树村6个村,共计2132户7236人。这个区域建有标准化水稻育秧大棚小区7个共计325栋大棚,建有单批次浸种催芽量25吨的车间2个、辐射面积2万亩。大棚小区育秧结束后重点开展二次综合利用,栽培食用菌、蔬菜等特色经济作物,每栋大棚可增加收入近1万元,真正提高了大棚的综合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