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透明电极技术研发现状

17.09.2014  17:09
  近年来,透明电极(transparent electrodes)技术因其在消费电子行业不断扩大的广泛应用而受到世界各主要国家的高度重视。应用领域主要包括触摸屏、液晶显示(LCPs)、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和太阳能光伏电池等。
      迄今为止,商业化推广应用最普遍的透明电极当首推氧化铟锡(ITO)透明电极。但不幸的是,氧化铟锡透明电极具有两大突出弱点,一是原材料短缺而昂贵,二是容易损毁。目前,最有可能替代氧化铟锡材料而得到广泛商业化推广应用的是聚合物薄膜透明电极,这种电极主要用于手机、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其它便携式电子装置。聚合物透明电极的最大优势是易弯曲、成本低廉,但其效率和耐久性相对较低,因此难以完全替代氧化铟锡透明电极。
      由欧盟第七研发框架计划(FP7)提供部分资助,欧盟技术平台(ETPs)正在组织开展氧化铟锡透明电极替代技术的研发创新活动,主要包括碳纳米管(CNTs)、石墨烯(graphene)、透明超薄金属网格和纳米线(nanowires)透明电极等技术的开发。迄今为止,尽管这些替代技术已或多或少地显示出一些新功能和优越性,但完全替代原有技术尚需进一步的改进。
      进一步扩大透明电极技术应用,一直是欧盟研发创新活动的重点,也是欧盟专利申请较多的领域。最近,欧盟“2020地平线(Horizon 2020)”与欧盟“创新公私伙伴关系(PPPs)”联合推出的首批研发创新公开招标项目,已将透明电极技术的开发应用列为重点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