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育苗“春色满棚”

08.02.2017  19:35

宋老师在查看秧苗长势。

  2月3日,立春。走进宁安农场生态园区1号温室大棚,门口1.5米高的排风扇正呼呼地转着,冒出团团的热气,推开大棚的两道门,一派生机盎然的春意扑面而来。职工们正在育苗托盘上,小心翼翼地挑选、摆放幼苗……这道工序是让长出的蔬菜苗更加均匀。 

  在宁安农场黑龙江北大荒绿旺蔬菜有限公司,记者见到被职工尊称为宋老师的技术员宋文静,她之前多次到山东学习先进的蔬菜种植技术,回到农场根据当地特点潜心研究温室大棚栽培技术。自2008年宁安农场聘请宋老师作为技术员,8年来,她的科技育苗不但为农场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还培养出一批又一批育苗人才,如今他们都已经成为基层作业站上的骨干。 

  在育苗平台旁,宋老师端起一个长满小苗的托盘,从穴巢里拔出一株小苗展示给记者看:“这个穴盘里的基质是从荷兰进口,从天津港直接发过来,160元一包的基质能装400多个穴盘。特点是不伤根,育出的苗根系发达,非常壮实。”说着话,宋老师蹲下身,掀开基质堆上的塑料布,熟练地把基质装进穴盘,拿起压穴器在托盘上一压,均匀的蜂窝式小巢立刻呈现出来,种子撒入即可,省工、省时、省力。 

  在一排排绿油油的育苗盘里,插着醒目的粉红色小标牌,上面详实地记录着种植信息:天龙茄子接穗(1月5日56盘)、泡椒乔治白(1月25日209盘15048株)、甜椒玛索红(2016年12月30日14盘)……“今年大棚育苗共有10多个蔬菜品种。3月10日、4月10日就可以分批出苗了。”宋老师说,在大棚里,客户需要啥品种,我们就能育出啥苗。大棚里的温度必须精准控制,白天温度能达到零上摄氏28度至30度,夜间也在15度左右。有温差的果蔬口感好。采用工厂式育苗在全省也是第一家。今年的代育苗订单应接不暇,辐射到哈尔滨、牡丹江等地。去年公司在当地农委申请到了新技术推广项目,国家匹配资金22万元,建设了三栋温室大棚,育苗40多万棵,市场销售价每株秧苗0.4元,嫁接育苗每株0.7元,效益达到了30多万元。今年我们再增加三栋大棚,并已申请工厂育苗的大项目,这样一年的效益能达到100万元。 

  “撸起袖子加油干。”宁安农场场长王洪斌自信满满地告诉记者:2017年是宁安农场建场70周年。在蔬菜大棚的带动下,农场“种子+经济作物”高效种植格局效益明显,今年力争实现生产总值3.94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2.48万元,同比增长1%。  (文/摄本报记者吴树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