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抓好民族地区脱贫和人口较少民族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6.01.2018  11:03

记者从18日召开的黑龙江省民委委员全体会议上获悉,我省突出抓好民族地区脱贫和人口较少民族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个重点,在推动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方面取得可喜成效。

黑龙江省民委主任刘明在会上介绍,2017年,省民委在加大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支持力度的同时,积极协调省民委委员单位投入少数民族地区项目资金超过15亿元。坚持“扶志与扶贫”相结合,加强对致富带头人和群众实用技术培训,全年共培训民族村致富带头人240人。大力推动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17个少数民族村被国家民委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镇”。积极引导少数民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入驻省内知名农产品电商平台,在民族地区建设了20个“互联网+农业”高标准示范基地,促进民族地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部分人口较少民族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目前全省赫哲乡村已初步具备建成小康社会的条件,为全省民族地区发展提供了示范。

2018年,我省将坚决打赢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战,按照精准扶贫脱贫工作任务,重点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和探索电商平台建设,提高少数民族群众创业致富本领,加快产业结构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步伐。引导民族地区依托生态优势,重点发展高品质特色农产品和少数民族文化休闲旅游产业。重点打造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启动少数民族特色村镇示范廊带建设工程,打造三江沿岸赫哲族特色村镇示范带、界江沿岸少数民族特色村镇示范带和嫩江沿岸人口较少民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柯尔克孜族)特色村镇示范带。依托特色村镇建设,大力发展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休闲旅游产业。推动人口较少民族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继续巩固赫哲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的扶持成果,重点扶持鄂伦春、鄂温克、俄罗斯族民族村发展。(来源:东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