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辅导员 新疆班的“秦妈妈”

30.03.2015  12:59

  在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来自五湖四海的各民族师生以一种欣赏的、包容的、尊重的态度和胸怀,来对待其他民族的文化,使校园内充满了民族亲情。特别是新疆班里的“秦妈妈”,用爱心和真情跨越了空间的距离、年龄的代沟、文化的差异,将心与心紧紧连在一起。

  新疆预科班23名学生进入平房区保国街道东升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秦桂芝赴新疆进行学生家访

  “秦妈妈”无论早晚坚持接站

  作为省内唯一的普通高等教育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少数民族学生占到35%。

  2012年学校开始招收新疆预科学生,现有新疆学生186人。有着30年教龄的学院预科部副主任、辅导员秦桂芝,被新疆学生亲切地称为“秦妈妈”。

  维吾尔族学生哈丽达木报到时,只有大她一岁的哥哥来送她,兄妹俩都是第一次出远门,普通话也说不好,一路上忐忑不安。“到哈尔滨时,已是晚上9点多,过了学校接站时间,心里很害怕。赶紧给秦妈打电话,她马上就过来接我们了。因为太晚了,秦妈妈就自己掏钱安排我们在旅店住下,还陪我们一起住。”哈丽达木至今记忆犹新。

  “第一年的学生报到时间不一样,无论早晚我都坚持去接站,有时候一天跑几趟,同事看我实在太累了要替我去,我都拒绝了。”秦桂芝说,她想让同学第一时间就见到自己的老师。

  老师亲自下厨做汤面

  为让学生每天都保有最佳的学习状态,秦桂芝设立了每天10分钟的早班会;为解决班级中的共性问题,设立了每周一次的班例会;为了深入了解学生课后生活、人际关系,逛寝室是她的必修课,每周晚上两次4小时走访宿舍,让她成了孩子心中的“妈妈”。

  去年,维吾尔族学生热依汉古丽生病了,秦桂芝得知后,立即赶往医院,一直陪到她身体状态稳定下来。“秦老师每天都来看我,怕我吃不惯医院的饭菜,秦老师在自己宿舍和同学一起给我做饭。当吃到秦妈给我做的汤面时,我抱着秦妈哭了。”虽然热依汉古丽已上了大学,但她常回来看望秦妈。

  “像石榴子那样

  紧紧拥抱在一起”

  对待新疆少数民族学生,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既不是“保姆式”管理,也不是“封闭式”管理,而是秉承平等的理念,用一样的标准对待所有学生。除了清真饮食严格遵守国家规定外,在日常学生管理中,淡化民族身份、地域、文化、宗教信仰差异,进行常态化学生管理。

  “像石榴子那样紧抱在一起”,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徐建成说,坚持平等是最大的尊重,坚持平等才能更好地沟通了解;坚持平等才能使新疆的孩子去掉神秘的面纱,成为中华民族百花园中自由、快乐、幸福的普通一分子。各族学生在校园内展现着自己的优点、特长,一点一滴间感受着爱的温情。

  □记者王瑞文/摄

编辑:陈雪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