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助龙江大粮仓提档升级

21.01.2016  10:52

  隆冬时节,在祖国最北的黑龙江,室外温度已经达到零下30摄氏度,然而,极寒天气并未阻挡住水利工程建设的步伐。在尼尔基引嫩扩建骨干一期乌裕尔河交叉工程的施工现场,正在作业中的泄水闸被扣上暖棚,炭火盆使暖棚内的温度达到施工要求,而在大棚外的大坝上,一排排大型机械无惧严冬抓紧作业。

  “十二五”以来,我省水利建设进入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期。全省水利建设攻坚克难、扎实推进,投资额度连年飙升,水利工程建设成效显著。五年间,全省水利累计投资836.05亿元,2015年,国家下达黑龙江省的水利投资计划达到213.2亿元,位列全国第一。当年,全省实际完成水利投资338亿元,占应完成总额的108.3%。水利工程建设为黑龙江粮食总产实现“十二连增”、实施“五大规划”、推进八大重点产业、构建“龙江陆海丝路带”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肇源县新站镇新修建的嫩江大堤上,靠山村村长佟广义在隆冬时节也会时常来走走看看。因为他期盼了多年的坚固堤防终于在2015年建成了。靠山村邻近的是嫩江干流治理第十五标段,2014年,这里开展了三江治理工程,大坝的迎水面铺筑雷诺护坡、坝体加高培厚并进行了防渗处理,堤顶还浇筑成水泥路面。老佟说:“这些年,靠山村人最怕涨水,2013年大水,全村4000多亩耕地受淹。现在好了,政府给修堤,村民再种地不怕水淹了。”三江治理工程是目前我省水利建设的“一号工程”。2013年秋季,黑龙江遭遇百年不遇的流域性洪涝灾害。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灾后水利建设工作,经省委、省政府积极争取,国家决定利用3~5年时间,对黑龙江省三江干流堤防进行系统治理。2014年,三江治理工程正式开工,工程总投资243亿元,工程规划堤防总长2904公里,工程建成后保护总面积将达6290万亩,保护人口1074万人。目前,三江治理工程仍在进行紧张的冬季施工。

  “十二五”期间,我省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成果显著,创造了多项全国纪录,全省有14个项目列入国家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中,多项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重大工程开工建设。2015年,三江治理工程完成投资97.1亿元,工程全线2904公里堤防同时开工建设,这一建设规模创造了全国水利建设史上绝无仅有的第一次。尼尔基引嫩扩建骨干一期工程完成投资18.2亿元,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工程正在全力抢工,与此同时,骨干工程周边配套管区也正抓建施工,确保今年春种前渠道通水,使沿线农民尽早受益。2015年,三江平原系列灌区中的兴凯湖、二九〇、青龙山、德龙、乌苏镇等5处灌区完成投资17.4亿元,其中,总灌溉面积561万亩的青龙山灌区建成后将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修建的第一大灌区,并跻身我国历史上第四大灌区。泵站主体工程总装机流量381立方米/秒,单站流量全国第一,为全国第一大提水泵站。灌区建成后,水稻生产能力将达到67亿斤,每年可以为国家提供优质商品粮65.97亿斤,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此外,穆棱市奋斗水库、绥棱县阁山水库、胖头泡蓄滞洪区建设等如期开工。从2011年以来实施的节水增粮行动,四年来累计投资150亿元,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面积1500万亩,年可增产粮食118亿斤,相对于传统灌溉,年可节水11.37亿立方米,对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意义。

  在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强力推进的同时,我省还实施了一系列非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分别建设了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等6座重点城市防洪工程,其中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3座重点城市堤防防洪标准基本达到50年至100年一遇。完成201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270座重点小(1)型病险水库加固工程、19座病险水闸加固工程和110个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改变了中小河流堤防缺乏治理,大水大灾、小水小灾的不利局面。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中,省委、省政府将其列为重点民生工程,挂牌督办,“十二五”期间,全省共解决了799.6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其中,仅2015年,全省就新建饮水安全工程2802处,通过深井取水、净化处理,清冽甘甜的自来水输送到千家万户,农村群众告别过去的浅层地表水,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改善。

  回首“十二五”,我省水利建设经历了投资规模最大、建设任务最重的五年,在中央有关部委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上下坚定信心、凝聚合力、多措并举破解难题,超额完成了建设任务,为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水利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