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五年新增水土流失综合防治面积1.49万平方公里 新《黑龙江省水土保持条例》3月施行
27日,记者从黑龙江省水利厅获悉,《黑龙江省水土保持条例》已由黑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于2017年12月27日通过,将于2018年3月1日正式施行。
据了解,《条例》健全了水土保持工作管理体制,强化了政府水土保持管理职责,规定了建立健全水土流失预防治理和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沟通协调机制,将水土保持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内容;规定了在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水土保持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体系的内容。明确了县级以上政府鼓励和支持参与水土流失治理的具体方式,在规定“谁承包治理谁受益”原则基础上,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引进、培育和扶持与水土保持密切相关的产业,制定资金补助、项目扶持、技术支持等优惠政策,鼓励、支持单位和个人采取承包、投资入股等方式参与水土流失治理,并依法保护其合法权益。
《条例》明确了特定区域的禁止行为、植物保护带的营造范围和主体,规定禁止在崩塌、滑坡危险区和泥石流易发区从事可能造成水土流失活动的内容;规定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的地区,应当限制或者禁止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活动的内容;规定在侵蚀沟的沟坡和沟岸、河流的两岸以及湖泊和水库的周边,土地所有权人、使用权人或者有关管理单位应当营造植物保护带。《条例》明确了禁垦坡度和特定区域的水土保持措施,规定禁止在十五度以上的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的内容;规定在五度以上十五度以下荒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的,应当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修建梯田、坡面水系整治、蓄水保土耕作等水土保持措施。
《条例》明确了政府投资建设的水土保持设施和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的管护责任,明确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变更情形;规定政府投资建设的水土保持设施,由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设立标志,确定管护单位、落实管护责任;生产建设单位负责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的管理和维护。《条例》明确了不同分区水土流失防治重点及措施,较上位法增加了城市和矿区水土流失治理的内容。
《条例》还明确了相关法律责任,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并在细化上位法规定的行政处罚幅度内对自由裁量权进行了细化,进一步区分了违法情形,明确了相应的处罚标准。同时,通过提高处罚下限、调整处罚计量起点、按照上限定额处罚等方式,加大了震慑和惩戒力度。
据黑龙江省水利厅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黑龙江省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力度不断加大,治理成效显著水土保持配套法规和基础性工作取得新进展,相继出台了《黑龙江省水土保持条例》、《黑龙江省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实施办法》、省政府批复了《黑龙江省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水土保持法规、制度和规划体系不断完善。五年来,全省新增水土流失综合防治面积1.49万平方公里,累计完成4.33万平方公里。(作者:刘嘉)
(责任编辑: 所双雨 )